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专访傅龙成会长——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能不能经得住“明察暗访”?

日期:2021-10-08 来源: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胖哥俩肉蟹煲、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媒体及消费者的“明察暗访”之下,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被屡屡曝光。 

被很多消费者调侃“一暗访就出事”,餐饮行业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究竟做得怎么样?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应该如何各司其职,规范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餐饮行业企业应该如何唤醒行业自律,承担起相应责任?《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此专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整体向好发展,但不回避问题 

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频繁被曝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让一些消费者对餐饮行业信心打了折扣,我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到底怎么样?

傅龙成告诉记者,我国的餐饮行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快、创新快,餐饮安全卫生状况与我国整体食品安全状况、社会治理能力相适应。社会经济问题和国家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整体在向好发展,同样,总体上看,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也是向好发展的。

傅龙成也表示,餐饮行业中,涉及食品卫生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因为近几年媒体、监管部门对品牌企业的关注不断加强,而品牌企业又能引起社会极高的关注度,近段时间问题被频繁曝光。

近一两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餐饮业受到严重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尽管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它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image002.jpg

▲成都一家火锅店内,店员在给顾客打包食物。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 摄 

据了解,近几年各级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来看,餐饮业食源性疾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业态分类来看,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表现相对较好,“小餐饮”问题相对较多。

随着政府监管不断深入,再加上市场引导和社会监督,餐饮业食品安全状况在不断地完善。但是餐饮业原料农残兽残超标问题多发,这些问题的源头是生产和加工环境,餐饮企业缺乏检测能力;企业一线员工存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是餐饮业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诱因。

“对于这一轮媒体曝光,餐饮行业的态度是肯定的,有责任就要担责任。”傅龙成表示,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是餐饮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行业的一条红线,出现问题一票否决,政府依法依规办事,企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尤其是大企业,既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消费,就应该接受更多的监督。”傅龙成认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大企业更应该主动担责,严把安全关。 

市场以中小餐饮为主,监管治理存在难度 

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近些年餐饮行业食品安全卫生事件频出,表现出行业监管治理难的一些特点。

一个可以对比的行业是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的生产加工依靠先进的工艺设备,拥有高标准化、高统一的生产流程,食品安全的管控融入到了生产线和生产流程当中,原料、设备、人员较稳定,标准化、工业化方式可以极大程度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而餐饮行业人为管控因素居多,加工制作绝大部分依靠人工完成,原料、菜单、人员变动频繁,标准化流程低。尤其中式正餐,很难标准化,再加上受到公共卫生、季节、天气、原料渠道等影响较大,导致出现管控漏洞的可能性加大。

从餐饮行业结构来看,傅龙成告诉记者,餐饮行业点多、面广,小企业、小餐馆众多,从业人员众多,即便政府严管、有严格的制度法规的情况下,餐饮行业监管部门也很难做到每周、每店巡查。政府机构人力资源配备有限,某种意义上行业被曝光一些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

以2020年我国餐饮市场数据为例,注册餐饮企业里,中小餐饮占据餐饮市场近八成的比重。小店餐饮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就近消费、便捷消费需要,极具发展活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同时,“小餐饮”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不足,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增加了监管难度。

image004.jpg

▲某品牌火锅店员工在传送顾客点的食材。新华社记者 李倩薇 摄 

与此同时,餐饮行业从业门槛较低,餐饮从业人员素质有限,企业资金紧张,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相对缺乏,企业经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等原因,都为餐饮行业的监管治理增加了难度。

尤其是近几年,餐饮行业普遍面临原料价格和房租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难等问题,加之疫情冲击,使得一线门店成本压力增大。而餐饮业员工流动率高,一线员工普遍存在学历水平不高,导致餐饮企业培训进展不顺,人员管理和成本控制成为后厨管理的两大难点。

傅龙成表示,需要通过提高餐饮服务领域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餐饮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需要结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年”相关要求,提升餐饮从业人员素质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解决从业人员“不懂法、难整改”等突出问题。

在他看来,餐饮企业应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的法定责任,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利,实施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管控标准。 

舆论关注不是坏事,促进行业反思和高质量发展 

“从过去一段时间曝光的餐饮业食品安全事件舆论热度来看,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非常高,确实影响人民群众对餐饮业食品安全的信心,对餐饮业的持续增长有一定影响。”傅龙成说。

但他也认为,新闻媒体、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恰恰体现出公众维权意识、科学素养在不断提升。舆论关注度提高反而能促使餐饮企业反思食品安全管理漏洞,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力度,在一定程度能帮助餐饮行业优化结构。

同时,舆论和社会监督也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思路的新方向,进一步强化社会共治,推动行业自律,对餐饮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目前曝光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可以看出,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对加盟商管理不到位,导致加盟店铺出现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影响到了品牌声誉。与此同时,在责任认定的过程中,对于加盟体系的餐饮品牌来说,责任认定需进一步明确。

“加盟店法人是行为主体,但是品牌企业不能推脱监管责任。”傅龙成表示,明确权责是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增加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到人”,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求行业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职业化食品检查队伍、坚持社会共治、强化内部举报人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可依据性。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行业内正在不断提高标准化程度,分等分级治理。

image006.jpg

▲上海一家饭店的厨师紧张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目前,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意识到这些挑战和风险,开始寻求解决办法。如,效仿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中央厨房;建立原料加工工厂,将大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工厂,由机器设备完成,减少人为因素的风险;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完整产业链,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监管,减少过程风险。

傅龙成表示,中烹协作为行业协会,一直在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监督治理,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言献策。针对品牌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2017年中烹协制定新的团体标准,并在近几年不断推出相关行业标准,致力于通过推动行业量化分等分级,通过提高标准的方式,推动企业自律和行业规范。

傅龙成表示,由于餐饮行业链条延伸很长,实际环节众多,监管能力有限,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问题会越来越少,行业也会越来会好。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里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