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否认“啤酒甲醛”的报道失实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日前首次正式向媒体发布通报,“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这一说法属于不实报道。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肖德润在“2005中国国际啤酒节”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声称国产啤酒甲醛含量低于天然食品,可以安全饮用。

    该通报指出国产啤酒的甲醛平均含量均在0.3毫克/升,从未出现过甲醛含量超标事件。协会近期将委托国家啤酒检测权威部门对市场上的国内外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并将结果向公众公示。

    国产啤酒引起消费恐慌

    日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给媒体正式发布《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称“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95%的国产啤酒含有的甲醛成分比0.2毫克的指标高出6倍”这些不实报道已经在消费者中引发了对国产啤酒的恐慌,并使得中国啤酒的国际形象受到很大影响。

    至于为何协会在一周后才出面澄清此次风波,有关人士表示,2003年“甲醛风波”时协会出面声明后才将风波平息。这次风波刚开始时,协会觉得又有人炒作,不想旧话重提,因此没有作过多解释。另外,随着事态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来自于媒体和行业内部的压力,协会觉得有必要出面澄清。

    出口地区从未发现超标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在通告中指出,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每年都会对啤酒的质量进行检查,产品总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近年来检测的国产啤酒的甲醛平均含量均在0.3毫克/升,各品牌差异不大,且残留量远远低于某些媒体报道的“1.2毫克/升”,而且国产啤酒和国外啤酒的甲醛含量无明显差异。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包装饮用水的甲醛含量上限是0.9毫克/升,远远高于我国啤酒的实际检测值。

    通告称,10月1日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2005中规定,啤酒甲醛残留量应小于等于2毫克/升,而我国啤酒甲醛含量都在标准限量以下。在历年啤酒进出口质量检查中,至今未出现过甲醛含量超标事件,特别是自两年前“甲醛风波”以来,我国主要啤酒出口地区均对国产啤酒甲醛含量进行检查,也未发现任何一种啤酒甲醛含量超标。通报认为,天然食品中广泛存在微量甲醛,肉类、家禽、鱼和水果中均含有微量甲醛,含量在0.5~30毫克/千克,而啤酒、白酒、果汁饮料的甲醛含量在0.4~3.9毫克/升,啤酒所含的微量甲醛与天然食品相比属于低量范畴。

    此外,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甲醛允许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助剂使用。而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甲醛并非中国厂家的独创,是国外啤酒界为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而发明的一种啤酒生产工艺。目前,我国大型啤酒企业都已应用PVPP、单宁和硅胶等加工助剂替代甲醛。

    质检总局应对日韩检测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宣传处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啤酒风波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目前质检总局正在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如何应对日本、韩国对我国进口啤酒进行甲醛检测的措施,不久将对外正式公布。

    反应:环球时报否认报道失实

    日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正式出面澄清,“国产啤酒95%加了甲醛”属于失实报道。而这一说法最早源于7月8日环球时报《业内人士披露95%国产啤酒含有可疑致癌物》。环球时报有关人士表示,这一报道并未失实。

    记者试图联系环球时报该文作者吴翔,但是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却一直说“他不在”,并拒绝提供其联系方式。

    吴翔前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韩国把中国啤酒“下架”的原因归为媒体的一个失实报道。某媒体在转载其稿件时,擅自将“95%中国啤酒含有甲醛”改成了“95%中国啤酒甲醛超标”。然而记者查看原文发现,吴翔的这一解释与原文并不相符。

    而吴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接到读者的信后,就给那名北京某啤酒质量研究所研究员打了电话,而“中国有95%的啤酒含有甲醛”是那位读者说的话。那么,这一说法为何在文章中成了杜律君的说法?

    虽然如此,环球时报编辑部有关人士仍然认为“这个报道没有失实,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沟通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