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副会长应秘鲁使馆邀请出席秘鲁新书发布会

日期:2013-11-27 来源:国际部


新书发布会现场

会前安排的交流

古铁雷斯大使和巴尔比女士与边疆副会长合影留念

    11月22日,中国烹饪协会边疆副会长应秘鲁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邀请,出席了《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中文版新书发布会,秘鲁驻华大使贡萨洛·古铁雷斯先生、《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作者、秘鲁著名记者玛莉艾拉·巴尔比女士、拉丁美洲各国驻华使馆外交官、中国原驻拉丁美洲国家外交官、首都高校西语专业的学生们等共约两百人出席了发布会。
    此次《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是2013秘鲁秋季文化艺术节“Yachay Raymi”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早在1999年就已经用西班牙语出版发行,但一直没有中文译本,如今,随着中秘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这本独具历史人文价值的书籍的中文版终于面世,呈现在了中国读者面前,对于中国人深入了解中餐在秘鲁的发展历程及中餐对秘鲁人民的影响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发布会前,贡萨洛·古铁雷斯大使专门会见了边疆副会长,玛莉艾拉·巴尔比女士和中国烹饪大师、世界御厨协会会员徐龙等在座。大使先生首先介绍了秘鲁与中国从160年前就建立起来的民间往来关系,和这一关系发展过程中给秘鲁人民带来的中国美食,多年来,秘鲁人民一直把吃中国菜作为最好的美食享受。边副会长首先对于《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中文版的面世向古铁雷斯大使先生及巴尔比女士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表示对于中餐在如此遥远的国度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感到惊讶。中国烹饪协会一直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中餐烹饪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中餐行业的发展,推动中外餐饮文化交流,希望加强与秘鲁大使馆在促进两国饮食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会选择适当时机组织中国餐饮业代表团访问秘鲁,希望得到秘鲁驻华大使馆及秘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古铁雷斯大使表示将积极支持两国餐饮文化交流,热烈欢迎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中国餐饮文化代表团访问秘鲁,进行美食及相关产业的交流。
    巴尔比女士在会谈中介绍了《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写作的前前后后,表示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烹饪协会领导相识,希望以后能在中餐书籍的写作方面得到中国烹饪协会的指导与帮助。会谈结束后,古铁雷斯大使与巴尔比女士向边副会长赠送了《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的中文版新书,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赠言。
    发布会上,古铁雷斯大使高席评价了《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一书在促进中国与秘鲁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回顾了中秘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两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高兴。他表示:两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中国已经成为秘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4月秘鲁总统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秘两国互将对方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恰恰就是两国饮食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体现,再次表明两国关系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玛莉艾拉·巴尔比女士在发布会上就《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一书进行了介绍,用讲故事的形式对中餐在秘鲁的发展历程及从16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的中国劳工远赴秘鲁进行谋生的经历进行了生动的介绍。1849年,7万多中国劳工由于生活所迫首先来到遥远的秘鲁寻找新的生活,他们起初在秘鲁的甘蔗种植园里进行劳作,但受到了秘鲁社会的普遍的歧视和农奴般的虐待。但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工凭借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逐渐开始售卖中国饭菜,以此做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由此,中华饮食文化在秘鲁大地扎根。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秘鲁人民从刚开始对中餐的误解和偏见中走出来,逐渐包容了并热情拥抱了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也与秘鲁当地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秘鲁中餐文化。秘鲁的中餐馆也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被当地人称为“Chifa”(汉语“吃饭”变音)。如今,在秘鲁目前有超过一万家“Chifa”中餐馆,秘鲁首都利马市的中餐馆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土餐馆。秘鲁人已经成为那些被称为“chifa”的中餐馆的常客,在“Chifa”中餐馆用餐经济实惠,普通秘鲁人一星期至少要光顾一次。最新报告称,2012年秘鲁人为享用包括中餐在内的东方美食花费了约10亿美元。据悉,《秘鲁中餐馆历史及食谱》中文版有近300页,它不仅详细介绍了中餐馆在秘鲁的发展历史,还含有70多道秘鲁人喜爱的中国美食食谱及精美图片。
    发布会后,秘鲁使馆为活动来宾准备了辣椒鸡等特色秘鲁美食与秘鲁特色美酒Pisco Sour,受到来宾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