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西部 荟萃云南

日期:2014-08-14 来源:中国烹饪协会大赛办公室


云南省烹饪协会会长李朝荣致辞

中国烹饪协会刘秀军副会长致辞
人民大会堂黄宗强大师正在制作雕刻展台,二龙戏珠


竞赛中餐热菜项目总冠军居付忠正在做准备工作

    规模空前的“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杯”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已于不久前圆满结束,为更好地服务餐饮行业,进一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烹饪技艺,分享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的丰硕成果,推动烹饪技艺创新发展,中国烹饪协会遴选大赛中特别优秀的选手,8月7日前往云南与餐饮企业、烹饪院校等单位交流,回报行业,服务社会。
    
一、超炫团队  首秀昆明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杯”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自2013年7月18日在内蒙古启动首场赛事后,经过30场比赛,参赛选手逾5500人次,创历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之最。参加此次厨艺交流表演的6名成员,都是在2014年5月22日,总决赛中获得特金奖的选手,全部是活跃在餐饮一线的中西餐骨干厨师,他们基础扎实,厨艺超群。6位大师分别为:


居付忠

    居付忠,36岁,中餐热菜表演者,江苏镇江锦尚花有限公司聚景缘大酒店厨师长,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中餐热菜项目第一名,特金奖获得者,中国烹饪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作品有“镇江醋排”和“XO酱虾球”。


赵志森

    赵志森,52岁,中西面点表演者。北京人民大会堂厨师,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第一阶段中央国家机关赛区西式面点项目第一名,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他是北京大会堂最资深的面点大师之一;几十年的面点师生涯,演绎过无数次国宴级作品,可誉为中国面点师中的常青树。表演作品有“巧克力榛子脆芯”和“五彩方糕”。


黄宗强

    黄宗强  51岁,冷拼雕饰表演者。北京人民大会堂厨师,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总决赛冷拼雕饰项目第一名,特金奖获得者,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作品为雕刻展台“双龙戏珠”。


赵福振

    赵福振  38岁,中餐热菜表演者。海南省商业学校主任,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海南赛区中餐热菜项目第一名,第二阶段比赛特金奖获得者,中国烹饪名师。在当地餐饮业和烹饪界均有很高的知名度。作品有“兴隆四棱豆炒鱼米”和“蚝皇鲍汁麦穗”。


杨志军

    杨志军,36岁,中餐热菜表演者,河北承德新皇宫御膳房行政总厨,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比赛中餐热菜项目第二名,特金奖获得者,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作品有“金毛狮子鱼”和“一品双味菌”。


苗地

    苗地  35岁,冷拼雕饰表演者,江苏海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品总监,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第二阶段总决赛冷拼雕饰项目第六名,特金奖获得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候选人。作品有“瑶柱丝海苔卷”和“蜜汁葡萄枣”
    诸位大师各具优势,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及丰富的专业技术,为广大厨师答疑解惑,传授经验。  

二、活动众多 交流热烈

    8月7日,中国烹协交流团一行昆明。参加由云南省流通行业协会、南华县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烹饪协会、南华宏怡野生菌开发有限公司、南华野生菌信息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烹饪大师技艺交流考察团走进云南野生菌美食王国活动”的品鉴会服务,他们和云南知名烹饪大师共同烹制了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活动开始前,代表们首先向昭通鲁甸县龙头山镇8.3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致哀,倡议向地震灾区献爱心。金牌厨师们利用当地原料,操刀弄铲,每人现场制作了二道参赛作品,让出席宴会的代表们一饱口福。金牌厨师们利用当地原料,操刀弄铲,每人现场制作了二道参赛作品,让出席宴会的代表们大开眼界。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法人代表刘秀军出席了此次活动并致辞。他指出,中国烹协组织此项厨艺交流是一项公益活动,每位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扬奉献精神,不仅传授烹饪专业知识和厨艺技巧,提高云南厨师的整体技能和服务水平,也要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厨师形象和职业操守,为推动云南处女引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8月8日,活动组委会在昆明晨农花园召开座谈会,交流餐饮行业经济形势发展情况,贯彻落实商务部支持大众餐饮发展的指导意见。
三、春城菌菜  特色共享
    8月7日至11日,“中国烹饪协会交流团”在昆明、楚雄南华考察云南食用菌。在弘扬“绿色、生态、营养、健康”饮食文化的理念基础上,加强厨艺交流,搭建广泛的合作平台。活动邀请了全国餐饮界的专业人士和热爱美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来云南领略特色美食文化,体验高原特色美食,了解云南野生菌食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体会春城昆明的夏季清凉。
    云南是中国菌类产出大省,尤以滇中为最。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据植物学家统计分类有10多万种,干巴菌、青头菌、见手青、牛肝菌、鸡油菌、鸡棕是常见的著名品种;能食用的菌被称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很早时期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现代医学证明,食用菌能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等,加之菌类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复杂的共生关系,人工很难营造出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因而越来越珍稀。
    云南有很多的热带雨林,并且海拔较高,非常适合各种菌类的生长。热带雨林位于横断山脉以南,阻挡了北部冷空气的南下。同时距离印度洋较近,能收到海洋温润空气的影响。加之维度较低,常年温度都比较高。有了这足够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云南的菌类长得特别的好,营养价值也特别的高。从而成为了云南地方特色菜。羊肚菌、松茸、松露、牛肝菌、鸡油菌都是云南省的特产,只有在云南大森林一些特殊树种的旁边,才有可能找到,这就显得弥足珍贵。云南的菌类大部分都可以用于炒、煮、炖等常见的烹饪手法进行烹饪。烹饪出的食物极富特色,又清香美味。
    8月9日上午,代表们参加了“南华野生菌美食节”开幕式,考察了南华野生菌交易市场;下午由云南省烹饪大师介绍云南野生菌品种,现场演示部分野生菌的烹饪方法,品尝各种美味的野生菌,再由烹饪大师互动交流野生菌烹饪技艺。
    8月10日上午,代表们来到郊外,集体登山采摘野生菌;下午,又马不停蹄的参观了几家菌类工厂的野生菌加工制作工艺,请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介绍野生菌电子信息港平台运作情况,宏怡野生菌开发有限公司老总向代表们介绍了公司发展及产品情况,来此参观的多位餐饮业老总也与他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中华厨艺交流活动在云南落下帷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烹饪协会将组织全国大赛中的精英服务行业发展,展现优秀厨师的才干,使他们的精湛厨艺得到发扬,为中国烹饪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