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代表团考察澳洲霍巴特开拓优质食材采购渠道

日期:2016-03-18 来源:国际部


澳洲野生鲍鱼协会简女士介绍澳洲海产业

考察团员听取澳洲海产情况介绍

考察团与野生鲍鱼协会主席合影

两位团长向野生鲍鱼协会主席赠送会旗


船长为大家烹饪刚捞起的鲍鱼

塔州烹饪被中国美食家赞赏

考察团深入海产储存车间考察

观摩鲍鱼修整包装


澳洲最大的海产工厂迎接中国餐饮业代表

装满薰衣草籽的玩具小熊是成功销售的代表

考察塔州水果产业运营

袋鼠肉在塔州是一种营养食品


团员们制作中国风味袋鼠肉

考察团员与培训学院院长合影

海产专家讲座

塔州政府国务院发展部部长助理讲座


考察团员荣获培训证书

考察团员对糖心鲍鱼与威士忌搭配的用餐模式给予称赞

    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国烹协“2016澳大利亚餐饮市场、优质食材访问考察团”完成了对墨尔本市的访问考察,乘坐晚间航班飞抵澳洲农牧渔业发达的塔斯马尼亚省首府霍巴特,考察这里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运输、野生海产品捕捞、加工和储运,开发中澳两国自贸协定实施后零关税条件下的优质食材采购渠道。
    零距离体验野生鲍鱼等海产品的食品安全与品质保证

    15日清晨,在霍巴特来朋酒店会议厅,中国烹协“2016澳大利亚餐饮市场、优质食材访问考察团”团员们已经聚集在这里,大家认真听取了澳洲野生鲍鱼协会珍·格拉弗女士的澳洲野生鲍鱼知识介绍。这一介绍既是使给团员们澳洲海产知识的普及,也是为接下来的现场考察做一铺垫。9点整,考察团员分乘两艘快艇,前往80海里外的澳洲野生鲍鱼协会深海捕捞区域,零距离体验野生鲍鱼的现场捕捞。
    出发前,在快艇码头上,团员们参加了由塔斯马尼亚鲍鱼理事会有限公司董事长、澳大利亚鲍鱼理事会执行主席迪安·里森先生主持的简短欢迎仪式,他非常欢迎中国烹协代表团的来访。这位曾有捕捞鲍鱼30多年经验的资深潜水员表示:只有亲眼看到过野生鲍鱼捕捞的人才能对大自然给我们的宝物更加敬畏。代表团团长边疆和副团长孔健向迪安·里森主席赠送了中国特色文化礼品。
    秋末的霍巴特已逐渐进入雨季,当天的天气阴沉海浪很大,快艇在浪尖上颠簸前行,但这丝毫不影响团员们对探索“澳秘”的热情。据介绍,澳洲政府对捕捞野生鲍鱼管理非常严格,为了让中国餐饮考察团看到捕捞全过程,鲍鱼协会特别申请了120公斤配额。当两名专业潜水员将一只只鲜活的鲍鱼呈现在考察团员面前时,大家对澳洲野生鲍鱼的庞大体型、优良品质啧啧称赞。拿到鲍鱼后,船长将船停靠在平静的水面,亲自对刚捕捞上来的野生鲍鱼进行烹制加工,用最正宗的塔斯马尼亚方法烹制了黄油蒜茸烧鲍鱼,5分钟后,鲜香滑嫩的鲍鱼已经进入大家口中。
    在快艇上的简单午餐后,考察团一行应邀来到马尔盖特考察塔斯马尼亚海产公司。这家海产公司是澳洲野生鲍鱼协会五大原始成员之一,出品鲜活、罐装、袋装海产品,公司总经理带领考察团参观了野生鲍鱼流转养殖加工工艺,向考察团介绍了野生鲍鱼的活体运输环境、深达2米的捕捞箱、短期储存仓库、加工车间及鲍鱼的快速包装出厂过程,考察团福建、安徽、浙江的几位企业家对鲍鱼到中国的运输、保鲜和价格进行了细致地询问,安徽江南春餐饮公司的朱钢董事长还对鲍鱼内脏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临别前,边疆团长和孔健副团长向公司总经理先生赠送了中国烹协会旗和中国工艺纪念品。
    傍晚十分,代表团来到Lark Distillery酒坊,考察这里用中国式红烧糖心鲍鱼与威士忌酒相配的配餐方式,酒厂总裁比尔·莱克先生与糖心鲍鱼公司董事杰姆士·特兰诺瓦斯基把他们创作了五年的结晶拿给中国美食专家们品鉴。虽然对于考察团的中餐专家和名厨们来说,这里红烧鲍鱼的技术出品还有待提高,但中国烹饪技艺和英式威士忌酒品鉴两种文化的结合与两家公司国际品牌化推广模式得到代表团员们的充分肯定,朱杰、高彦明、陈浩三位名厨为红烧鲍鱼的改进提出了颇具技术性的建议,边疆团长把中国烹协会旗赠送给了酒坊总裁,比尔先生认为这是最高的认证和荣誉,当即把会旗挂在了酒坊最明显的位置上。

    深入果园了解中国市场热销果品的塔斯马尼亚基地
    中国市场澳洲樱桃有35%来自这里,仅此一条,足以让考察团驱车80公里来到里德果园进行参观考察。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市场资源,开拓澳洲优质食材采购渠道,中国餐饮考察团于当地时间3月16日上午专程前往塔斯马尼亚历史最悠久的果园访问。果园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并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也曾考察过该果园。
    里德果园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1856年,果园在2000年之前以种植个大味甜的著名塔州苹果为主, 2000年后开始涉足樱桃种植业,经过家族六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里德果园已成为欧洲、亚洲、中东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樱桃生产商之一,并已出口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负责人介绍,考察团脚下的这片果园属于里德果园新开发园区,在十五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块低于海平面的平地,经过果园负责人的悉心栽培,并且由于澳大利亚当地气温较低,加上白天阳光充沛照射,从而造就了当地种植优质水果的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这里的苹果一年可以有三季生产。而樱桃的年产量更是高达1.5万吨,其中30%的樱桃用于出口。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实施,澳大利亚樱桃输华关税将在未来4年分步调降为零,这将极大地刺激两国间樱桃鲜货采购贸易。因为过了樱桃的成熟期,团员们无法品尝到美味的樱桃,但是伸手从果树上摘下的红苹果让团员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新鲜美味。
    自然条件与优质的种植管理,使果园的产量逐年上升,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果园主还在不断地开发相关水果饮料、果酱和果醋,以拓宽发展道路,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考察团中的餐饮企业家们纷纷与果园负责人交流了产品需求,探讨建立合作关系。
    与院校探讨专业技术教育培训  为澳洲中餐发展提供人才

    当地时间15日中午,经过近1小时的车程,考察团来到在澳大利亚著名的塔斯马尼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受到等候在那里的院长以及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院长首先向考察团介绍了学校的概况,他说,塔斯马尼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塔斯马尼亚州最大的高等教育院校,也是塔州唯一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隶属政府所有并监管,院校每年为当地输送29000多名高质量的职业人才。近年来学校开辟了中餐课程,每年都有不少亚洲和中国学生入学学校。随后他带领大家参观了学校烹饪实操间、酒店服务授课和实习餐厅。
    在烹饪实训教师,该校著名烹饪教授现场向团员们讲解了澳洲当地特色食材——袋鼠肉的烹饪方法,介绍了樱桃胡椒等塔斯马尼亚特产的烹饪调味料。在烹饪教师的邀请下,团员们纷纷穿上厨衣、戴上厨帽亲自操作,制作袋鼠肉菜肴。
    考察团团员虽然都是国内大型餐饮或相关企业的老总,但面对新颖的袋鼠肉食材,他们仍然都一丝不苟、带起围裙和厨师帽,操起不熟悉的西餐刀具,用各自熟悉的烹饪手法烹制出一款款袋鼠肉中式菜品。有的人还按照个人对食材的理解搭配中餐烹饪方法,创作出中西合璧的袋鼠肉菜肴。
    在制作菜品中团员们与教师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体制、教学和技术人才培训渠道,考察团员们正宗的中式烹饪方式引起了在校学生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围绕观看、争先品尝,现场气氛热烈。此刻没有国籍的限制、没有年龄的差异、更没有专业的约束,美食和创新让考察团每位成员与师生们瞬间成为亲密的朋友。边疆团长和几家大型餐饮企业老总就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两国烹饪技术教育培训师资、学生交流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临别前,边疆团长向院长赠送了中国烹协会旗,并送上北京花家怡园的京味传统特色小吃八大件。
    接受澳洲海产专业知识培训  深入了解海产品供应模式

    下午,考察团一行返回霍巴特联邦集团来朋酒店,在酒店会议室参加了澳洲野生鲍鱼知识专业培训讲座。塔斯马尼亚政府国务院发展部部长助理、南极海产研究所博士克雷格·曼迪、南澳洲研究与发展学院博士汤姆·马迪根等专家向中国考察团介绍了2016年澳洲野生鲍鱼协会相关活动计划、澳洲野生鲍鱼知识以及食品安全报告、海产品供应模式等相关资讯。讲座结束时,澳洲野生鲍鱼协会向每位团员颁发了《澳洲海产专业知识培训证书》。团员们纷纷表示,作为一种很好的交流手段,这样专业的培训讲座十分重要,为此次考察的卓有成效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