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餐事辣评

日期:2020-12-31 来源:中国烹饪协会行业发展部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引热议 有规矩成方圆

1868815565.jpg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草案明确了食品浪费的定义为“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还对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点评:自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立即开展行动。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法规,本月15日《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开始实施,从法规角度约束餐饮浪费行为。全国统一的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也提请审议,可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决心。草案着力约束公务用餐,多位与会委员都对此表示赞成,认为应当发挥公职人员在反食品浪费中的表率作用。此前引起社会热议的“包间最低消费”“吃播”“过期食品”等现象也有所提及,可谓面面俱到,只是全面的同时,草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也引起了不小争议,毕竟垃圾分类还算新鲜事物,如何定价、如何操作?且餐饮服务提供者是否有权进行处罚?还需细考量。总之,浪费粮食,此前只是停留在道德谴责层面的不良现象,进入立法就意味着不再是呼吁和号召,而是有法可依,并将持续推动反食品浪费行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严限塑令”年底落地  餐饮企业加紧布局

随着年底临近,被誉为“最严限塑令”的落地实施也进入倒计时阶段。政策面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业界誉为“史上最严限塑令”。7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就落实该《意见》发布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12月25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简称北京“限塑10条”)正式发布。截止目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苏、云南、广东、河南等地均颁布了地方“最严限塑令”,大多都以2020年底作为最后期限,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点评:从北京“限塑10条”来看,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塑料污染的具体要求,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其中不仅包括《意见》和《通知》中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禁用,还增加了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并且禁用时限从征求意见的2020年底,调整到2021年6月底,首先体现了各省级方案具体要求会有不同之处,也考虑到了餐饮企业消耗库存和选购替代品的过渡周期情况。只是这种各地“特色”实施起来对餐饮企业来说并不“好受”,尤其是全国连锁的餐饮企业,一方面要根据各地“特色”各自落实,不利于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替代品令顾客使用感受明显下降,且价格高启。限塑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自不必说,希望能将配套措施完善后再全面展开。


国家卫健委印发3项指南 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有了“图纸”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14日发布了《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3项指南,引导餐饮业不断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提升营养健康服务水平,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夯实营养健康基础。

点评:3项指南2019年立项,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中国烹饪协会参与了3项指南的编写,其中《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围绕合理膳食和“三减”,规定了建设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在基本要求、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营养健康教育及营造营养健康环境、配餐和烹饪、供餐服务6个方面应满足的要求。《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规定了基本标示内容和可选择标示内容,3项指南相辅相成。指南的发布旨在通过示范建设和推广,鼓励、引导餐饮企业实现以“三减”、合理膳食、杜绝浪费为目标的营养转型升级;通过营养健康餐厅这一示范窗口,向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众多外出就餐者,提供营养健康的菜品、传递正确的营养知识和行为,从而加快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出台社区团购新规 禁止低价倾销

12月22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会议强调,互联网平台企业要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严格遵守“九个不得”。会议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调查研究,研判掌握社区团购市场动态,针对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维护社区团购市场秩序。

点评:今年上半年居家隔离意外带火了社区团购,下半年各大电商平台也加紧布局,纷纷入场。对于新兴起的模式,受众褒贬不一,一方面消费者领到了实惠,得到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平台采用低价入场策略,造成周边小商贩、个体工商户等利益受损,同时,低于成本价的低价倾销方式将导致市场失衡,破坏公平竞争。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依据《价格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九个不得”新规,规范了社区团购经营行为,划定了不能触碰的红线,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社区团购健康发展。说到底,对于电商巨头而言,不要总想着走捷径,通过“烧钱”来达到流量变现,倒不如通过科技创新,专注于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前景更加光明。


年夜饭新趋势 可退订、上门配送、弹性预订成刚需

新年将至,今年年夜饭预订高峰来得有些晚,相较于往年11月末热门饭店就“告罄”的情况,今年情况略有缓解,但对于一些老字号饭店来说,仍然是一桌难求。此外,今年不少餐饮企业针对年夜饭做了相应调整,以防疫情造成变数。曾经依赖“套餐预订”的节日模式,在即将到来的牛年春节,弹性、有预案、可退款、可上门配送成为今年年夜饭预订的新关键字。

点评:春节的年味儿里,少不了一家老小齐聚一堂的年夜饭。2020年春节的退订潮依然历历在目,本以为牛年春节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年夜饭,也因各地出现的零星病例而给餐饮业敲响了警钟,为避免重蹈鼠年春节覆辙,“弹性”年夜饭确有必要,毕竟食材积压、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可能直接压垮餐饮企业。早已习惯的坐店经营模式,无论从疫情防控常态化,还是从拓展新商机方面都需要积极开拓创新。而疫情防控常态化,作为服务性行业,无论是对自己的防护,还是对顾客的保护,疫情防控不容松懈。毕竟此次北京的病例,也出现了餐饮门店员工被感染的状况,作为餐饮企业仅能通过健康宝等平台的“绿码”判断外来用餐人员的行动轨迹,却不能判断顾客是否已被感染,其风险性可见一斑。年关将至,餐饮企业还需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2020年末餐饮业迎来第三次“疫”考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成都自今年3月以来无本地确诊病例的良好形势。12月14日,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月18日,北京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关联病例,并持续发酵。截至12月30日17时,全国共有27个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点评:近日,全国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虽属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可控现象,但也进一步凸显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和防控任务的持久性。疫情防控为餐饮行业再次敲响警钟。一而再,再而三,每次新冠疫情反复,餐饮企业首当其冲受到连累。

临近年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餐饮企业应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为确保元旦春节人民生活安康,餐饮企业应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起草的《餐饮服务单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要求,从加强内部管理、环境卫生、食品采购和加工、顾客服务、应急处理等方面加强防控措施,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做好两节的节日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