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米粉涨价疑是“庄家”操控 统一涨价让人困惑

日期:2010-01-25 来源:当代生活报

    核心提示:

    南宁人素来爱吃米粉——切(扁)粉、圆粉,煮粉、炒粉、干捞粉五花八门,可谓“一碗米粉逛遍邕城”,舒记、小老宋、花溪王、三品王……诸多品牌的竞争演绎了兴旺发达的邕城米粉市场。

    从元旦开始,南宁一些米粉厂的批发价开始统一上涨,邕城部分粉店也纷纷挂起4元/碗的最低起步价,比原来的3.5元/碗提高了0.5元;与此同时,邕城不少市场的米粉零售摊点也应声起价。

    南宁米粉厂家各自为政,价格也已经完全放开,各厂都有涨价的权利,可是,在同一时段、统一口径、同样幅度下涨价,难免给市民太多的猜想空间。

    那么,在涨声一片的邕城米粉市场背后,业内、市民、相关人士对此如何看待呢?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调查:粉店2两切粉普涨0.5元

    1月3日下午2时,南宁市民主路上一家小型的米粉店内生意火爆如常。

    店内收银台下方价格板上的相关数字已被刷新,原来3.5元/碗的桂林米粉变成了4元/碗,其它种类的粉和面条也都相应地涨了0.5元/碗。

    一些来吃粉的人起初都没有注意到米粉涨价了,付钱时才知道每碗要多付0.5元。对此,店老板解释道,“现在整个南宁的米粉进货价都涨了,每包涨了3元(5公斤/包),我们卖出去每碗涨0.5元,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者在民主路、新民路、东葛路走访发现,很多米粉店提价的幅度也都是每碗0.5元,粉店的生意都没有因为涨价而明显减少。

    市场:多家粉厂贴出调价通知

    据多位经营粉店的老板反映,从1月1日开始,全南宁市米粉的进货价都涨了,市场里到处贴着涨价或者调价通知,从私人老板那里进货涨的幅度大概是0.5元/公斤,而绝大多数大型米粉厂的米粉进货价都涨了0.6元/公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米粉店都随着涨价了,在记者访问的米粉店中,有部分店家的米粉价格并没有变化,其中几家是南宁老牌的米粉店。民主路赤街桂林米粉店的老板说:“涨不涨价,现在还在观望。”古城路又益轩粉店的老板则忧虑地说:“我们小店也不敢贸然涨价,否则米粉就卖不出去了。”

    记者在南宁市五里亭市场、金牛桥市场等市场了解到,在今年元旦前几日,多家米粉厂贴出涨价和调价通知,声称都是因为原料和经营成本相应提高,为维持正常运转,因此决定在1月1日开始对米粉进行提价。
 

  算账:粉店老板表示没赚到钱

    据了解,在元旦前,就有米粉涨价的消息传出,由于该消息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澄清,传言在区内各大论坛传播。“在南宁,米粉基本属于公共消费品,不能够一下子说涨就涨的,而且听传言,这有大企业操控价格的嫌疑,我看以后还会有麻烦。” 市民覃先生表示。

    来自米粉加工企业的声音是这样的:用于米粉生产的大米,在近一两个月内已经从每公斤2.7元涨到3元;食用油从每公斤10元涨到13元;煤也从每吨750元涨到1150元。而此次各米粉厂家的米粉价格几乎都每公斤上涨0.4元左右。米粉厂批发到粉店,每一包粉(5公斤)涨价2元,相当于每公斤切粉涨价0.6元。

    南宁米粉涨价,由此引起连锁反应,除了部分桂林米粉、螺丝粉等外地供料的粉店外,每二两切粉都涨0.5元。如果按照一家粉店一天卖出150碗米粉计算,每天可多赚75元钱,那么一个月下来可多赚2000多元。

    可是,记者走访了多个路段的粉店,老板们均表示,味精、煤气、食用油等都已经涨价了,虽然每碗米粉涨价0.5元,基本没有赚到钱。

    在民主路,一位粉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碗普通的二两肉粉计算,其中米粉0.5元左右(原材料均包括加工费),肉1元左右,卤水0.2元,油0.05元到0.1元之间,燃料0.15元到0.2元之间,消毒碗0.15元每个,筷子0.03元,加起来成本在两元以内,可是这根本不包括房租、人工投入等。“目前经济大环境下,所有的东西都涨价,卖粉不涨价,基本就干不下。”该老板说。

    传言:有粉厂“坐庄”意图控制粉价

    据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声称,有“庄家”把股市操纵股价的手段也用到了米粉价格大战上。

    据其介绍,元旦粉厂集体涨价事件,是有人“坐庄”,操控了多家粉厂粉价的缘故。“这个‘庄家’与粉厂签好协议,以一定的价格承包销售米粉,并一次性结清协议粉厂全年生产米粉的金额。比如,一粉厂日销5000公斤粉,每日可以得到‘庄家’一定比例的补贴。”

 “然后,‘庄家’就拥有了这个粉厂的价格‘话语权’。元旦起,这个粉厂的切粉由原来的1.4元/公斤升至1.9元/公斤;圆粉由原来的1.8元/公斤升至2.3元/公斤。但是,在这些涨价后的利润里,大头被归‘庄家’”。

 
    这名业内人士还叹息道:“其实,我们提价后,米粉的批发业务一落千丈,元旦以来,米粉的销售量下降了三成。”

    对此传言,不少市民认为“难以接受”。

    反应:米粉统一涨价让人困惑

    1月4日,记者寻访到南宁市城西一家大型米粉厂,该厂自1999年落户南宁市,就一直自主定价。

    对于此次米粉涨价,厂长声称不太关注南宁市米粉价格行情,也从来不参与南宁市米粉行业的集体行动。

    他对记者说:“我们的米粉生产能力可以达到万吨以上,但是目前日销量只有几千斤,大部分是供应粉店,我们靠做好的产品,以服务和品质来赢得市场,不用价格竞争的手段。如今原材料涨价,一天不同一天,如大米涨到了6.4元/公斤,煤涨到了1000多元/吨,还有油、水都在涨价,米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早就应该涨价了。”

    鉴于此,他们目前有部分米粉品种已经涨价,如切粉涨至1.8/公斤,圆粉涨至2元/公斤;还有部分品种在酝酿涨价中。

 “米粉生产行业是一个薄利行业,用水不一样,米粉产品的质量也不一样,因此,市场不可能统一价格。”该厂长对此次统一涨价,也感到有一些困惑。

 “这个每碗涨价0.5元,虽然是拍脑袋决定,但是只要粉店不搞价格联盟,完全是允许的。”物价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

    1月4日,记者从南宁市物价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目前的米粉涨价事件正在调查之中。


    业内:统一提价不利于保证质量

    南宁曾经有几百家米粉厂同时经营,经过分分合合的风风雨雨,终于“百炼成钢”,大浪淘沙,剩下如今23家“精英”粉厂。

    2001年就从桂东来南宁市经营粉店,如今已经拥有多家连锁粉店和一家粉厂的一名老板,笑称自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粉佬”。他分析,米粉提价的原因有二,一是生产米粉的工人是上夜班,从晚上11时开始做米粉,次日凌晨3时出货,工作何其辛苦;二是米粉厂家竞争激烈,大打价格战,米粉的批发价曾被降到只有2分钱的利润,23家粉厂互相比拼,这些年几乎没敢提价。“米粉行业的利润如此低,早就应该提价了,大家是憋屈了很久,铆足了劲,才一起以提价的形式发泄了出来。”

    对于6家厂家供应量已经饱和之说,南宁市另外一家粉厂的老板认为这种提法值得斟酌,因为企业少了后,容易形成垄断,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产品质量都不一样,米粉的价格理应也不一样。”这位老板称,米粉生产有讲究,不同的工艺,生产出的粉不一样,统一定价、提价,可能会让一些厂家偷工减料,最后最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专家:市场要“收放自如”避免垄断

 “企业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随行涨价,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联合涨价,操作市场价格是不容许的。”广西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称,目前南宁市存在的23家粉厂,是市场形成的结果。

 “要做到收放自如”。他认为,市场应该是放开的,但是也要避免出现垄断,为此,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并且要营造好的环境氛围,培育竞争对手。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高歌教授认为,南宁是出了名的“粉都”,每天各类米粉的销量都特别大,米粉涨价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1月1日,南宁的米粉收购价一夜之间全部上涨不太正常。高教授分析,这不排除可能是粉厂商家的价格联盟。

    价格联盟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行为,这种行为是国家反垄断法所明令禁止的,它违反了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原则。退一步说,即使价格同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收效,缓解了同盟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其潜在和长期的危害却不可忽视。它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这样伤害消费者的行为,最终可能会反过来赘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米粉涨价问题事关民生,南宁的商务部门、物价局都应该尽早展开调查,弄清楚此次南宁地区米粉涨价的真正原因。弄清楚原因到底是正常的市场波动,还是恶劣的价格联盟,如果是后者,相关部门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高教授建议。

 

    背景资料:南宁近几年来米粉出厂价上扬一览

    ●2001年

    涨价时间:10月1日

    涨价数据:切粉由原来的0.72元/公斤提到0.84/公斤,零售价为1.2元/公斤。

    ●2004年

    涨价时间:3月1日

    涨价数据:手工切粉、圆粉、卷筒粉等都涨了0.3元/公斤左右。切粉从原来的1元/公斤涨到了1.3元/公斤。

    ●2006年

    涨价时间:9月1日

    涨价数据:切粉由原来的1.2元/公斤调至1.4元/公斤,圆粉由原来的1.4元/公斤调至1.6元/公斤。

    ●2006年

    涨价时间:12月21日

    涨价数据:切粉由原来的1.4元/公斤调至1.6元/公斤。

    ●2010年

    涨价时间:1月1日

    涨价数据:切粉由原来的1.4元/公斤调至1.9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