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e”化西式餐饮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嘉启
西式餐饮简称西餐,已从狭义的欧洲餐饮演变定义为具有外来饮食文化的餐饮都称之为西餐。在中国,广义的西餐概念包含了法餐、意餐、俄餐、美餐、德餐、拉美餐、东南亚餐、日餐、韩餐、混合餐、西式快餐、英餐、非洲餐、咖啡、酒吧、西点等。西餐行业作为朝阳行业正在中国迅速地发展、壮大。
一、西餐快速发展原因简析
中国西餐行业迅速在发展,除了上海、广州、北京、深圳这些西餐相对成熟城市,像杭州、大连、天津、海南、福建、成都、西安、武汉、重庆、西藏、南昌等都得到迅速的发展,整体发展原因综合分析如下:
1、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就餐环境以及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餐的优雅环境、对食品卫生的严格要求,符合了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温馨的音乐、舒适的环境。
2、人们消费观念不断在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已经从吃好过渡到吃出健康、吃出文化,西餐恰恰顺应人们所需,无论是食品原料的营养、安全,还是富有特点的装修环境、柔美的音乐、优质的服务,都让人感到轻松、舒适,消费者对于西式就餐方式的认同正逐渐升温。
3、外国人以及海归人士大量增加:在国外就餐及生活的习惯促使其到国内必然寻找相应风味的西餐厅来就餐,有些餐厅就餐人数中,90%为外国人或海归人士。这些无疑对西餐市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旅游业发展带动:旅游景点的得天独厚,再加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国外游客,带动当地西餐发展,尤其是酒店西餐,如西藏、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更是发展迅速,尤其西藏拉萨自从铁路开通后,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随即带动了当地的饮食行业,尤其酒店西餐,大多数人选择在住宿的酒店就餐。
5、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国外影片广受国人的欢迎,影片中体现的是国外文化,受欢迎的影片自然吸引大量消费者愿意到相应外来风味的餐厅就餐。如部分韩国影片在中国大陆走红,相应的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韩国泡菜。这些对饮食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各国的饮食文化活动纷纷在中国举办,如法国、澳大利亚、智力、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均在中国进行了大量与饮食相关的文化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消费者了解他们,接受他们。
6、连锁餐厅及品牌餐厅推动西餐发展:一些台资餐厅、外资餐厅、其他社会餐厅、合资酒店等连锁餐厅及品牌餐厅率先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从而提高了消费者对西餐的认识和了解。如莫斯科餐厅、马克西姆餐厅、必胜客、星期五、金钱豹、绿荫阁、斗牛士、王品台塑牛排、亚洲蕉叶餐厅、迪欧咖啡、星巴克咖啡、香格里拉饭店、凯宾斯基酒店、希尔顿酒店等等,为西餐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7、西餐饮食结构比较合理:西餐菜品的营养搭配比较均衡,尤其像法餐上菜程序及饮食搭配更利于人体吸收,如前菜、汤、主菜(包含鱼、水果、肉类、乳酪)、甜点、咖啡、水果。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有餐前酒、配餐酒,而配餐酒的选择上,如吃海鲜类可饮用白葡萄酒,牛、羊肉可选用红葡萄酒。无论是食品、原料本身的营养价值,还是菜品的营养搭配都能满足人们对合理膳食的要求。
8、分餐制:西餐的分餐制,既安全卫生又顺应了节约的潮流。传统的大吃大喝,以菜多、吃不完为排场的做法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人们的饮食消费更加理性,在这方面西餐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而在经过残酷的“非典”时期,更加提高了人们对分餐的认识,也促进更多人接受西餐。
二、北京西餐现状简析
2006年国内餐饮营业额已经突破1万亿人民币。中国的西餐目前已经有2万多家,北京目前西餐数量约有3000多家。而北京的西餐市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除了咖啡、酒吧,还吸纳了法餐、意餐、俄餐、美餐、德餐、拉美餐、东南亚餐、日餐、韩餐、混合餐、西式快餐、非洲餐、比利时餐、英餐等等。而目前北京新开餐厅及连锁餐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北京的社会餐厅中无论西式正餐,还是中西合璧的餐饮发展神速,除了莫斯科、星期五餐厅、马克西姆、福楼法餐厅、基辅罗斯餐厅、松子日本料理、大地西餐厅等老品牌的餐厅,最近几年兴起的浮士德法餐厅、金钱豹国际美食百汇餐厅、北京兰特伯爵西餐厅、布洛克牛排店、莫劳西餐厅、萨拉伯尔、季诺意式休闲餐厅、品诺意式连锁餐厅、亚洲蕉叶餐厅、王品台塑牛排等等,基本包含了各种风味满足不同国别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各类西餐厅都有各自不同特色,一家餐厅已不是单纯从它的投资和规模来判断,也可以说在西餐领域里面不能用好与坏来评判,只能说各具特色:在北京有客容量为2人的二人世界法餐厅,其就餐可以为情侣量身定做;有独具个性的监狱餐厅、黑暗餐厅,好奇心会让你寻觅而来;有地理位置非常之偏僻,但却具有园林感觉的果园餐厅;有即可以就餐又可以进行采摘水果的意大利农场。北京的各类西餐绘制成了一份美好的特色蓝图。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旅游者将达到50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将达到1.2亿人次。北京奥运将为北京市场带来800亿至900亿元的现实购买力,其中20%为餐饮消费,新增餐饮消费零售额近200亿元。而奥运用餐70%将采用西餐,那么这些无疑都将对北京西餐行业发展壮大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e”化西餐
顾名思义,“e化”指网络化。网络时代已悄然走进了每个人身边,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和必要的消费习惯。西餐作为外来文化来到中国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更加注重效率,而网络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更多的就餐选择。西餐经理人、厨师需要交流,同时需要及时的行业信息,也需要找到更适合的原料。而西餐相关供应企业需要了解西餐厅,了解西餐现状及发展,同时也需要和业内人士交流。那么这种纽带的作用首选依托于网络。网络的无界线,尤其是专业网络平台将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与业内相关人士共同分享,将直接促进行业发展。
在这里仅对餐厅“e”化扼要陈述笔者的观点:
餐厅“e”化:企业的对外形象宣传及活动推广都离不开网络媒体,尤其是西餐厅,针对人群较为高档,这些人群的生活中离不开“e”。可以说接近了“e”就走近了消费者。可见网络对于西餐厅的重要性。“e”在餐厅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厨师“e”化
“e”可大可小,大到全球,小到单个小城市。“e”的发展及裂变速度是惊人的,值得业内人士去关注。如今对西餐厨师必备的除了技术、英语之外,少不了对网络的了解。
在2006年的法国里昂博古斯大赛中出现尴尬了一幕:中国的厨师不会用老外的厨房设备,面对无数的按钮,不知何去何从。开拓视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领悟国外文化,对于厨师来讲事在必行。那么网络可以提供的便是最前沿的资讯,将这些资讯为己所用,付诸实施,对自己对这个行业都将受益。可见网络已成为厨师发展必不可少的日常伴侣。
厨师“e”化应用包含:通过网络参加交流、学习的活动;网上切磋厨艺;查看最新资讯;了解国际饮食文化,拓展视野;结交更多业内朋友;维护更新自己的博客等。
2、高层管理者“e”化
高层决策者站在西餐企业发展的最前沿,对于国内市场发展现状、国际市场流行趋势的把握尤为重要,网络可以帮助决策者轻松了解国外市场,结合中国国情做出合理的战略定位。同样少不了通过局域网共享、邮件等了解中层管理者所提供的餐厅管理及运营情况;一些大客户的沟通也离不开邮件的方式。要想与世界同频,要想走在同行的前列,对于不懂网络的高层管理者而言网络已经成为必修课。
综上,高层管理者“e”化内容:MSN操作及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搜索引擎的使用,如百度、谷歌;管理个人博客;网络下载等。
3、中层管理者“e”化
中层管理人员同样离不开网络:以邮件的形式或局域网共享的形式汇报工作;通过网络对外招聘的工作;客户关系的维护可以通过MSN及邮件的形式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网络可方便地对餐饮市场进行在线调查与了解;通过网络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以及政策导向,以便更好地做好各类管理工作;通过网络媒体对自身餐厅进行宣传推广以及建立相关的合作;找到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找到更加合适的原料供应商;通过网络吸引更多消费者订餐消费。无形的网络给予的将是有形的回报;
中层管理者将网络利用好将大大提高其工作绩效,增强自身的宏观意识,网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基层“e”化
基层人员同样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自己为餐厅创造更多的收益。例如:对于西餐的消费群体,有很多是国外人士,且有些中国通的老外,对中国很了解,这时服务人员同样要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才可以和你的客人有共同交流的话题,那么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查询到。了解的知识多了自然可以和客户沟通的多了,那么自然客户就会满意,客户的满意将为餐厅创造更多的回头客,同时也可为自己挣得更多的小费。可谓双方受益。同理可见,对于基层人员均要学会使用网络获取更多资讯,让网络为你服务。
Open的时代,不进则退,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超越。这就需要我们意识超前,运用“e”化,让“e”化应用到工作之中,让“e”真正为每个人服务:了解信息、提升效率、拓展视野、增长专业知识、把握市场动态、寻找交流学习机会、展示宣传自我、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些无论身居哪种职位,网络都将令您受益非浅。
希望以上内容能引起业内朋友对网络的重视。选择更加专业、权威的网络平台,“e”化自我,成就明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望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撰稿:中国西餐网 CEO 王嘉启
供稿:西餐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