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运河名城(临清)清真文化美食节开幕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临清清真文化美食节开幕

    4月26日,2009中国运河名城(临清)清真文化美食节开幕仪式在临清三和宾舍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克玉、陈延明,省民委主任、省宗教事务局局长马文艺,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申长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文耀,市委常委刘强,副市长刘冠凤、李吉增,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张传玄,临清市委书记张旋宇,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鹏,市政协主席唐峰伟,市委常委、副市长马广朋,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援,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李光璧出席开幕式。
    临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初年即设县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凭靠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临清运河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拥有名胜古迹70余处,其中清真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全国现存的十大清真寺建筑之一。但就饮食文化而言,临清就更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最能代表和体现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现状,明代的临清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水旱大码头;长江以北的粮食中转中心;因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多元化的饮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临清这种具有鲁菜、运河菜、清真菜而又融南北大菜的特色,临清运河小吃和以民间传说、歇后语、饮食民俗习惯为主要内容的饮食文化。历史上临清很早就有回族的先民定居,全市约有2万回族穆斯林,在城区,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挂着清真标志的餐厅。浓厚的商业气氛使得回族群众的思想务实而开放。长期以来形成了临清所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著名的临清“八大碗”和临清200余种制汤技术闻名全国。中国烹饪协会清真专委会在本次文化节期间召开了清真文化座谈会,临清烹饪协会、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当地30余家清真餐饮企业及厨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上中国烹饪协会清真专委会秘书长冯恩援对临清餐饮业的地方特色和烹饪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当地餐饮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为拉动内需做出贡献,为广大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挖掘临清清真饮食资源,鼓励临清餐饮企业参加全国范围的饮食文化交流活动,将临清清真饮食文化推向全国。冯秘书长的讲话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为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清真传统文化,挖掘清真精品美食菜肴,在省市领导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临清成功举办这届清真文化美食节。三和集团投资一亿元建设了这座三和宾舍,并成为全国首家四星级标准的清真文化主题餐饮饭                              店,为弘扬清真饮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和宾舍作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是该市发展旅游行业的重要载体,这对临清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提升整个临清市的接待档次,打造临清著名的伊斯兰文化旅游名市,增添了浓厚的色彩。此次清真文化美食节至5月3日结束。活动期间,举行清真美食菜肴评选比赛,比赛展台中既有扒肉条、木须肉等清真传统菜肴;也有以烤全羊为代表的引进菜肴;羊肉火烧、饼卷肉为代表的特色小吃、风味点心;展台还特意展出了1994年临清参加全国首届清真烹饪大赛的参赛作品牛肉干、它似蜜;最为吸引人的还是临清著名的“八大碗”以及临清汤菜。
    临清举办这次清真文化美食节,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经济文化旅游强市的一项重要举措,他们以“三和宾舍”为依托,大力弘扬“以养为本、以洁为要、以德为先”的清真饮食文化,努力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和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中国运河名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临清经济更好、更平稳的发展。
                                                  
    供稿:清真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