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发展清真饮食文化的思考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平坝是“中国清真美食之乡”,清真饮食文化在民间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平坝回族在继承传统饮食的基础上,吸收中国饮食的烹调方法和菜点品种,不断创新和改进清真菜点,创造出了清真全牛宴、清真火锅、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清真油香、清真酱等独具特色的系列清真名饮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品牌,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中国清真饮食的典型代表。平坝清真饮食的“精、洁、爽、礼”等特点,蕴含着回族人民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
解读平坝清真饮食文化,是了解平坝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平坝县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回族、仡佬族等。全县总人口36.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7%。县境内有回民近万人,主要是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从云南等地辗转迁徙进入平坝定居,主要分布在平坝县城关镇和十字乡、乐平乡等地。其中,十字回族苗族乡居住着全县人数最多的回族同胞;如今除十字回族苗族乡外,以县城繁华、古朴的老南街为中心,居住着回族人口2000多人,这是黔中腹地唯一的回民聚居区。坐落在县城南街的清真寺,是平坝县境内现有清真寺中修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城内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和传统节日集会的地方,在省内、国内均有很高知名度。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平坝县城回民大多数以经商或开牛肉馆等饮食摊点为主,清真饮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回民所吃的牛、鹅等畜、禽,一般都请阿訇宰杀,在特殊情况下也请懂得宰牲戒规的回民宰杀。他们不断创新和改进清真菜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系列清真名饮食。
一个城市的面貌是多彩的,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多元的。平坝通过举办屯堡文化旅游节,打造“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名片,唱响“中国的平坝,世界的屯堡”主旋律,将神秘独特的屯堡文化展示给世人。但仅有这一点,对于发展平坝旅游经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平坝地处贵州西线黄金线路的中段,每年面对上千万的旅游者从县域内经过,如何将其中一部分游客吸引住,不仅能玩好,更要吃好,这已成为平坝发展旅游产业中值得思考的大问题。而结合地方特点,打造清真饮食文化品牌,则是大力发展平坝旅游饮食文化的一个突破口。2008年8月,中国烹饪协会认定平坝清真全牛宴、清真全牛火锅、清炖鹅肉粉为“中国名宴”、“中国名火锅”和“中国名小吃”。10月,中国烹饪协会授牌平坝“中国清真美食之乡”,这也是平坝的又一张城市名片。在以“回味满平坝、风味独清真”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安顺?平坝清真饮食文化节上,推出“百位名厨、千米长席、万人品尝”的清真全牛宴,让来宾与游客共同体验清真饮食文化内涵。同时,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心对“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清真全牛宴”进行现场认证并颁发证书。
努力打造清真饮食文化品牌,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大省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要求,目的在于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展示人文环境,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平坝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也是在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后,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促进平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打造旅游文化中,魅力是具体的,吸引力也是具体的。“吃”是旅游业的第一要素,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总是与好吃的美食联系在一起。平坝美食本身就有名气,历史上民间有“吃在平坝”的说法,勤劳智慧的平坝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美食与地方特产。大力发展清真饮食文化,在平坝不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更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和带动效应,使清真餐饮企业以连锁方式发展,走标准化、规范化的路子,不断做大做强;带动体现乡土、民俗文化特色,以生态、休闲、娱乐、农家美食为一体的“农家乐”;带动清真饮食农产品的原辅材料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畜产品为龙头的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基地建设,使餐饮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等。
目前,平坝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投资6000万元,建设占地30亩的“平坝穆斯林清真饮食城”即将开工,完工后将把其打造成“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饮食城。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打造好以清真饮食文化品牌为主线的旅游文化品牌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文化市场,提高文化内涵,以更好地推介地方特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打造平坝整体的旅游文化形象。
供稿:中国烹协清真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