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卫生部领导详解《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8月9日,在全国餐饮行业协会工作交流会上,卫生部监督中心包大跃处长出席并讲解了卫生部颁布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他详细介绍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起草背景、制定的目的、内容、制定依据、适用范围。
由于我国餐饮业经营单位(不包括食堂)已达400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人,2004年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元,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2006年餐饮业零售额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2010年,餐饮业等对GD的贡献率要达到9%,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
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是我国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环节,如:2002年全国食物中毒数据构成显示,餐饮单位起数构成占50.8% , 发病人数构成占83.6%,死亡人数构成占35.5%;2004年第一季度,仅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就占总中毒人数的76.6%。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关于餐饮业的卫生规范,这对餐饮企业的自身管理和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各地对餐饮业的卫生许可标准不统一。
而且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南北风味各异,加工方式五花八门,餐饮单位规模和经营条件差异大,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统一规范难度大。
为此国务院提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范卫生许可,深入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升餐饮业自身卫生管理水平,调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以达到保障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目标。
随后,又对《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全文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加工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硬件), 第三章 加工操作卫生要求(行为), 第四章 卫生管理 (软件),第五章 从业人员卫生要求(人员),第六章 附 则 。包处长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概括为六个特点:一、统一定义,规范词语;二、分类提出管理要求;三 、基本要求和倡导要求相结合;四、对餐饮经营单位指导性强;五、严格硬件标准,不迁就落后;六、强化自身管理。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适用于餐饮业经营者,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但不包括无固定加工和就餐场所的食品摊贩。作为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技术依据。现行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量化评分表,要依据本规范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是作为餐饮业单位实行HACCP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
为落实此规范的顺利实施,将与全国烹饪协会合作。共同编写《从业人员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培训手册》,开展针对餐饮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专项培训,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和科研课题,参与检查,协助监督。
贯彻行动
本规范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系列宣传活动
培训
编写《卫生监督员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指南》
编写《从业人员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培训手册》
修订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相关文件
与全国烹饪协会合作
共同编写《从业人员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培训手册》
开展针对餐饮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专项培训
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和科研课题
参与检查,协助监督
参与制定配套文件
谢谢 !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