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12家知名快餐店及食品商 因丙烯酰胺在加州被诉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州首席检察官比尔·洛克耶签署的有关薯条致癌物警示标志的诉状,已经被递交至洛杉矶高级法院。办公室新闻处秘书代表总检查长提供了起诉书电子表单原件。
这份起诉书原文称:“因被告未能在出售包括薯条、冻土豆泥、炸土豆片等产品外包装上标明含有丙烯酰胺,根据美利坚合众国《1986年有关饮水和毒物的强制法令》及《健康和安全25249.6号标准》(又称‘65号提案’)的相关规定,要求法院强制商家在出售上述产品前,在外包装上就此向消费者提供明确、负责任的说明。”
诉状涉及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温迪等国际快餐业巨头,此外还有百事集团下属的菲多利休闲食品公司(Frito-Lay)及宝洁公司(二者因为其生产的乐事、品客薯片等畅销食品而“榜上有名”),被点名的共有12家公司(子公司)。新闻处秘书说:“我们已经在诉状中要求被告向法院提供相关产品的具体名称和产量以供查询。”
关于薯条含“丙”是否致癌的观点: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实验表明含“丙”薯条无辜
消费者:见惯不惊继续大嚼薯条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宁啸骏说:“不管怎样,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改变饮食结构,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患癌几率非常重要。”
肯德基:产品全部符合政府规定
昨日下午,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主管方莉青则提供了《中国肯德基关于“加州丙烯酰胺诉讼”的回复》书面答复,全文如下:“目前全球许多科研和政府监管机构还在继续研究丙烯酰胺与众多食品的关系,其中包括家庭烹制、工业生产和餐厅制作的食品。肯德基一向坚持严格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所有产品全部符合甚至超过当地各级政府的规定。如果当地政府修改有关法规,我们会遵照新规定修改企业标准。与此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丙烯酰胺问题的进展。”
麦当劳:食品安全议题不仅针对薯条
针对美国方面关于张贴致癌警示的起诉,麦当劳中国地区公关部经理顾骅称:“我们已经得知这一消息,现在也在等待美国总部发表声明,这样才能决定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记者问到,
如果加州检查长胜诉,中国麦当劳是否也会同美国一样在部分产品贴上“致癌”的标识时,顾骅回答说,这同样得由美国总部决定。
昨夜22时晨报记者拨通了麦当劳在美国的服务专线,获悉麦当劳已就丙烯酰胺诉讼发表声明。声明称:“凡是涉及到有关食品的议题,麦当劳都将继续采取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做法,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客观地说,食品安全的话题自从人类开始做饭以来就一直存在,因为它涉及到人们整天都在吃的一些食品,如面包、谷物、咖啡、薯片、橄榄、烤芦笋、甜饼、点心、炸薯条、饼干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轻易地下某种结论。事实是,什么样的做法可以接受是由食品安全机构决定的,麦当劳的标准完全符合,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食品安全机构的建议和要求。所有生产和销售食品的人和场所,无论是在家里自己做饭的人,还是面包房、咖啡店、食品商店、饭馆、球场、沿街的摊贩或高档餐厅,都会无一例外地受到这个议题的影响。 ”
辩方律师:加警告标签有误导作用
在这场官司中辩方律师说,炸薯条加上警告性标签可能起误导作用,消费者会认为只有快餐店制作的炸薯条才含丙烯酰胺。而事实上,哪怕消费者自己用高温烹炸制作土豆等食品,也会含有这种物质。“不论在餐馆、家里还是食品工业,丙烯酰胺总是存在于这些食物里……而我们的产品则像过去一样非常安全。”
宝洁公司女发言人凯伊·博耶尔对此回应说。菲多利公司女发言人马克利则提出异议,她认为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丙烯酰胺会致癌,这场官司可能会引起反效果。
『核心争论·致癌与否』
主流观点: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超安全标准1000倍
受访者: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宁啸骏(苏丹红检测国家标准审定专家组成员)
宁啸骏介绍,目前国际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丙烯酰胺单体对人体是有害的,虽然对该物质的检测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但国内学者已经发表权威论文对其进行了阐述。
“据《色谱》杂志发表的相关文章介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含量应为1μg/kg(每千克内含1微克),但含淀粉类的油炸食品相关含量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油炸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为1000μg/kg(是安全含量的1000倍),薯条为500μg/kg,饼干为100μg/kg,香肠为1μg/kg”,宁啸骏介绍。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ational Food
Administration,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炸土豆片,谷物,面包等检出丙烯酰胺;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宁啸骏说:“丙烯酰胺的摄入是逐渐累积的过程,一次致癌的可能性不大。它最有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病变。”
反方观点:实验表明丙烯酰胺与癌症无明确关联
受访者: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联络办公室凯文·梅隆介绍,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丙烯酰胺与人体癌症无关:“根据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与癌症发生率并无关联。”为此,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干脆在其主页上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新闻标题——“研究表明烘烤和油炸食物不会提高人类确定种类癌症发病率”。
在经过长达5年时间对987名癌症患者和583名身体健康者的食谱追踪研究后(每位受访者都提供了188种常见丙烯酰胺中高含量的食物食用记录单),结果表明,整日食用最高丙烯酰胺含量食物的受访者癌症发生率并不比其他人高。
但是,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小组的领导者劳丽莱·穆兹同时说:“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因此肆无忌惮的吃富含丙烯酰胺的食物,这种物质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关于这种物质的其他方面的研究依然还在继续进行着。”
【新闻背景】
丙烯酰胺究竟是啥?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专家宁啸骏介绍,丙烯酰胺被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中国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称,“丙烯酰胺(CH2=CH-CONH2)是一种白色晶体物质,分子量为70.08,是1950年以来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丙烯酰胺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在体内各组织广泛分布,包括母乳。”该文件称,“对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人群和因事故偶然暴露于丙烯酰胺的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该文件表明,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三类食品是: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咖啡及其类似制品,早餐谷物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