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奢侈品”征税导向作用大于财政意义

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原创

    对于萧灼基来说,3月21日的一则新闻值得关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这一天发出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4月1日起我国将对现行的消费税政策进行一次重大调整,包括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在内的一些“奢侈品”被列入了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萧灼基一直在呼吁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迅猛

    在去年“两会”上,采访萧灼基委员时,他给举了两个例子。全球最大的钟表公司瑞士Swatch集团最近20年来共售出了2亿多只手表,其中一只开价600万元人民币的宝珀——该公司有史以来最贵的手表,是在北京展示会上被人买走的;高盛公司的一份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称,除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外,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经达到60亿美元,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份额已增长至12%。高盛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总销售额作出近20%的贡献。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
    萧灼基说,“奢侈品”市场疯长,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的消费水平日趋国际化和高档化;另一方面却显示出中国税制体系存在问题:对香皂征消费税而对私人游艇等“奢侈品”却不征消费税。应税品目的税率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已不相适应。
    面对少数人越来越奢侈的现象,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记者表示:“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一方面是对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所导致的社会心态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则要采取措施在税收、贸易政策上进行引导。
    根据新出台的消费税政策,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都被纳入了消费税征收范围。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按照10%的税率,高档手表按照20%的税率征收消费税。而已成为民众生活必需品的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普通护肤护发品则退出了消费税征收的税目。

对“奢侈品”征消费税非常必要

    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用“虽不及时,但非常必要”来评价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高培勇认为,1994年开始执行的消费税征收范围在执行了近13年后才进行调整,很显然没有发挥出消费税应有的功能。
    高培勇告诉记者,在税收的原理中,消费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是附加税。中国现行的消费税是在对商品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某些特定的商品征收消费税。那么,应该选择哪些商品征收消费税?高培勇说,选择开征消费税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奢侈品”,只要是“奢侈品”就应该征收消费税;还有就是与文化、观念、民风有违,但在法律上难以禁止的消费品;再有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比如为了节约能源等而开征消费税。此次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征收消费税,很显然是将其作为“奢侈品”对待的。
    在关于“奢侈品”的界定上,高培勇特别强调:“‘奢侈品’的界定范围应该与时俱进。”高培勇说,现行的消费税征收范围是1993年设计的。13年前,人们心目中的“奢侈品”与现在的“奢侈品”概念有很大的不同。比如,13年前,人们用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那是有钱的象征。现在,这些物品早已成为大众消费品。13年前,游艇、高尔夫这些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奢侈品”,当然也就没有纳入到消费税的征收范围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收入提高很快,游艇,高尔夫等进入到生活当中。所以,此次消费税调整要把过去是“奢侈品”而现在已是大众生活必需品的商品“请出”征收税目,而将游艇、高尔夫等纳入到消费税征收的范围。这样一来,一些家常日用商品将更加经济实惠,而一些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奢侈品”价格也将更高,这无疑能充分体现税收的调节功能,更好地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使消费变得更趋合理性和公平性。对解决日益加大的收入差距问题、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不过,这种调整稍慢了一些。”高培勇说,消费税作为调节性税种,要发挥调节部分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效用。通过此次消费税调整,应该确立一个原则,即把消费税的调整变成一种常规,把与时俱进的原则纳入到消费税的调整中,而不能等10多年才调整一次。当然,说是常规,并不意味着每年都要调整,但必须适时调整。当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到一定阶段,既有的消费税税目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时候,就应该适时调整。

调整体现的是一种导向作用
    这样调整的结果会给财政收入带来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预测税收收入会增加。
    高培勇对记者表示,千万不要把此次消费税的调整当作一个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此次改革也不能当作增收的手段,不能放在财政意义的角度去考虑。此次调整更多的是一种导向作用,它体现了政府运用税收等手段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决心。比如,此次新增了成品油税目,扩大了石油制品的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石油价格上升、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这种调整有减少石油资源消耗的导向。当然,也有减轻环境压力的导向。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征收消费税,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们节约使用木材资源,其中对一次性筷子征税还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1990年美国对游艇、私人飞机等高档消费品征收“奢侈品”税后,实际效果出乎意料,很多企业和产业工人对之进行抵触。原因是减少了就业机会,最后导致穷人吃亏。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安体富认为可能性不大。他的理由是,“奢侈品”消费这一块,主要消费者是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比例并不大。即使税收提高,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高培勇认为,税收会通过消费者传递给生产者,生产者不仅仅是企业家老板,也包括生产这种产品的普通工人。对任何一种税制的变动,都不能进行简单的局部均衡分析,还要进行一般均衡性的分析,即把各种相互作用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不管做哪种分析,都要权衡利弊。比较一下,作这种调整和不作这种调整,差异在哪里?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显然,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这样的“奢侈品”征税是利大于弊。
    有人担心高尔夫球运动、高档手表经常是公款消费,即使征税,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可能还是老百姓。
    高培勇笑答,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他说,总体上说,加税必然带来加价,对价格是一种上涨的压力。即便是公款消费,消费者也要考虑预算的约束;更何况,现在国家正采取多种手段限制公款消费,比如建立反腐倡廉体系等,各项财政制度的改革都会给公款消费带来压力。
文章来源 中国税务报 作者 闵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