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各地纷出管理办法 餐厨垃圾离变废为宝还有多远
日期:2013-12-24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餐厨垃圾的收集和去向问题,一直是管理部门的头疼事。各地管理部门也纷纷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通过法规规范餐饮经营者分类收集餐厨垃圾、与有经营许可证的餐厨垃圾收集单位签订合约,力图从源头上管好餐厨垃圾的收集和处理问题,然而餐厨垃圾的回收工作依然任务艰巨,变废为宝之路任然漫长。
疑问1 监管成效有多高?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是一个在很多行业共生的现象,这也给了违法者屡屡铤而走险的底气。通过对餐饮企业自行卖“泔脚”处以高额罚款可以有效减少这一现象,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监管力度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以苏州市为例,据初步统计,市区持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饮企业有近6000家,单位食堂近千家。而整个大市范围内,2008年,苏州市餐饮企业就达16400余家:对全市有关监管部门来说,打造餐饮示范街,多派出监管人员,进行无缝隙监管,可行;可是对全市这么多面广、量大的餐饮企业来说,倒“泔脚”行为是随时有可能发生,是一个饭店派一个监管人员还是几个饭店派一个监管人员?而如果是几个饭店派一个监管人员,到一家饭店监管,而另一家发生倒“泔脚”行为怎么办?……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监管成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由此,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规处理餐厨垃圾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也不失为有效的一招。可是,问题又来了,由食客来严密监视?食客来饭店吃饭本来就是享受美食的,一只眼睛忙吃饭一只眼睛忙监视,顾得过来吗?还有,由附近住家监视,也可以。可很多餐饮企业倒“泔脚”行为很多都是隐形的并且有的还发生在深夜时,很难看见。由餐饮单位之间互相监督?当相邻商家发生竞争时,此招可以见成效,并且是杀手锏。可若不是如此,你也倒我也倒,也只能是彼此建立“攻守同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相不追究。至于建立台账,日产日清。好。可是市场社会,人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眼见得通过不正常途径,卖给城市周边的养猪场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而卖给专门处理餐厨垃圾的厂家获取的利益有可能减少,甚或要花钱 “上交”……可别侮辱了餐厨企业的智商!这本账谁都会算,会不会在建立台账伊始,稍微上报一点餐厨垃圾数量,而剩下的还是自己悄悄处理?……
也许上述所有这些都是笔者在杞人忧天,可笔者始终坚信一条,唯有细节做到位,方能真正做到餐厨垃圾离我们越来越远。
疑问2 与国际接轨只有收费?
各地开征餐厨垃圾费,尽管没有明确作出规定,但是与国际接轨的心态与苗头不是没有,只是还在调研之中。就事论事一下,一旦开征餐厨垃圾费,“过去能卖钱现在却要花钱上交”,想也能想得出来,涉及到的那些利益主体们怎么可能乖乖地“就范”?要知道自古我们就是擅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且不说,执行起来的效果究竟如何,跳开一点来说,我们有理由质问:为什么一讲到与国际接轨,想到的就是收费接轨呢?!房价涨得厉害了,就准备学着要征物业税;城里堵得太厉害了,就蠢蠢欲动要收拥堵费;人家实行了燃油附加税,我们也跟着费改税了。国外先进国家与地区走得比我们前,为我们提供了范本,减少了我们摸索的时间与付出,但是背景不同、阶段不同,能不能照搬照抄?拷贝不走样那也倒还好,但应该看到一个现况,现在不少人动不动就喜欢拿国际接轨来说事,但是断章取义的成分不少。
收费,作为一个经济杠杆,能够奏效,但不是唯一的法宝,也不是迷信的对象。对于一些国际惯例,除了费用征收,可能在这一单项政策推出的前前后后,用以配套服务的政策很多很多,学习借鉴时看不到其它或者只看到了征收,那就纯粹是为了收费而收费的功利了,这种与国际接轨只会落下话柄,让人对动机产生怀疑。
油价与国际接轨,末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涨是急吼吼、跌却慢笃笃”;养路费改成燃油附加税了,但是外国没有或者少收过桥过路费,这一点我们并没有一并接轨了,如此等等。其实,有些问题的解决,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费,而是行政的作为,老想着靠收费来调节,培养了“懒政”与“无能”不说,饱尝了收费的甜头之后,会不会出现巧立名目的冲动?不是反对征收费用,只是希望不要一讲与国际接轨,学到的只是征收接轨。
疑问3 别搞出第二个“苏州通”
给餐厨垃圾立规矩,确保其来龙去脉清清楚楚,真正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变废为宝,杜绝变身“阴沟油”走上市民的餐桌。但有一个环节必须重视,那就是餐厨垃圾的处置企业,必须走市场化之路,必须经过并保持充分的市场竞争,否则,一旦“舍我其谁”,形成垄断经营,就很容易搞出第二个“苏州通”来,给各方难堪,让政府尴尬。
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有“苏州通”的典型案例摆在面前。去年末今年初,承担给“苏州通”充值缴费的那家企业,反反复复出尔反尔,“绑架”百万用户,一点也无所畏惧,实在是牛得很,凭啥?我的看法是,凭的就是没有约束、没有竞争,“舍我其谁”,倘若当初是经过充分市场竞争“优选”的,同时还约法三章,经营无方就必须卷铺盖,能者上、庸者下,或者白纸黑字写明白,发生大面积“断充”事故,将问责、受罚,那么“苏州通”充值缴费问题,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扰广大用户吗?
因此,对于餐厨垃圾处置企业的“定点”,一定要谨慎从事。首先,选择面一定要广,市场竞争一定要充分,只要符合环保等基本要求,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工艺,都可以纳入进来,让广大餐饮企业获得充分的选择权,避免“一棵树上吊死”,任由某些无良处置企业随意调高处置费。其次,对于餐厨垃圾的处置企业,一定要约法三章,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因为由地方政府专门立规矩的餐厨垃圾处置行业,将变得比较特别,原本处置企业必须花钱购买的餐厨垃圾,今后不仅不用花钱去买,反而还可以以此收钱,这“一进一出”,凭空就生出了可观的利润,所以只要做好信息公开,希望得到苏州餐厨垃圾处置授权的企业,一定会接踵而来,有关部门应该当好“裁判员”,并制定落实配套的操作办法,对获得处置授权的企业,加以规范和约束,避免某一天某些处置企业,以某种“技术因素”为由,要挟政府必须增加补贴,或者必须提高处置费标准之类,否则就停止收集、处置餐厨垃圾等等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