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餐饮业瞄准大学生 从基层做起或更有利

日期:2013-12-24 来源:水母网

    17日上午,在山东省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招聘会中,60余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余个工作岗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烟台市多数餐饮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于是,不少餐饮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大学生身上。

    餐饮业:渴望高素质人才“换血”

    上午9时30分,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的招聘大厅内挤满了许多学生模样的求职者。“招聘服务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年龄22-35,月薪1500元至2000元。”在众多招聘摊位中,莱山区某餐饮连锁企业的招聘启事格外引人注目。

    该企业的公关部经理张钰宁告诉记者,他们新上了西餐厅,急需招聘8名高素质的服务人员。“由于我们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端消费市场,高层次客人占主要部分,但以往为他们服务的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来自农村的打工族。”张钰宁坦言,文化水平、知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低学历的普通服务员难以完全了解和满足客人的需求。他们急需一批高层次人才。

    与该餐饮企业类似,位于南大街的一家四星级酒店也打算招聘一批大学生担任服务人员。招聘负责人何伟杰告诉记者,该酒店生意很好,但由于服务人员有限,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下降,因此招工成了他们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最缺的是一线的服务员。中层领班、咨客以及后勤的电工、厨师和前台的接待员也有部分岗位空缺。”何伟杰表示,大学生底子好,吸收快,接受能力强,他们希望多招聘一些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为酒店“换血”。

    大学生:端盘子总比“啃老”强

    在招聘现场的西北角,莱山区某五星级餐饮企业的招聘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到半小时,招聘负责人便收到了近十份简历。该企业招聘负责人肖雅芳告诉记者,在以往参加的招聘会上,大学生们对餐饮行业的“服务员”岗位根本不屑一顾,这次却意外发现大学生的求职观念有所转变。

    烟台大学经管学院的李惠珊将自己的简历投给了芝罘区的一家餐饮连锁机构,他决定应聘该机构的储备干部。李惠珊表示,自己知道这份工作要从“端盘子”的基层岗位做起,“但只要有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无独有偶,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商贸英语专业的陈璘也表示,自己也想应聘一家西餐厅的服务员岗位,既可以锻炼英语口语,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端盘子总比‘啃老’强吧!”陈璘说,自己的一个学姐刚毕业时也在西餐厅当服务员,短短5年却已做到了该餐饮企业烟威地区的总经理。

    专家:基层做起有利聚拢人脉

    针对港城餐饮业瞄准大学生的现象,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餐饮行业高学历的人才稀缺,从竞争环境来看,大学生在餐饮行业的竞争压力相对其他行业要小得多,这意味着他们更有机会“出类拔萃”。相对来讲,电子、化工、土木等行业,本科生、重点大学毕业生都随处可见,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该负责人认为,大学生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对餐饮行业进行重新了解和认知。虽然从某种角度看,餐饮行业鱼龙混杂,但这也可以让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建立广阔的人脉资源。“大学生进入这个行业工作将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你有能力,就不愁找不到赏识自己的‘伯乐’”。该负责人如是说。

    鲁东大学学生处一位负责人分析,目前,大学生主动对接社会岗位需求,从最基层寻找职业规划起点,是心态逐步成熟的一种表现,值得在毕业生中加以引导。他建议,餐饮机构在招聘人才时,要秉着诚信待人的原则,保障好应聘者的各项权益,用高薪和诚意招聘到人才,留住人才。而对于大学生,从基层岗位做到中层管理者需要几年时间,大学生要耐得住“职业寂寞”,不要总是“挑挑跳跳”,要做好吃苦准备,明确好自己的职业目标,调整心态,用心做,踏实做,方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