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汽车供餐”平淡开卖 供餐新模式有待市场考验

日期:2015-06-01 来源:南方日报

    一辆黄色的小货车,几个蓝色的保温箱、5种不同风味的套餐……“汽车供餐”25日11时左右在深圳福田中心区新华保险大厦停车位等3个点正式“营业”。为庆祝首日开张,原本11元—13元不等价格的套餐一律卖10元。
   
    记者在3个售卖点观察发现,此项市政府为解决白领午餐难问题而推出的供餐新模式,首日反响平淡。绝大多数路过售卖点的白领都称对“汽车供餐”不知情,经推销后为了尝鲜而买。而对于“汽车供餐”这一新模式,一些白领表示欢迎,也有一些白领称“汽车供餐”提供的套餐内饭量太少,配套服务不好。
   
    对此,金谷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称,因为宣传力度不够等,有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第一天反响平淡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华融中心大厦供餐点]出现小幅度排队现象
   
    华融中心大厦附近是众多银行、证券及保险公司聚集区,也是福田中心区白领出入的主要区域。上午11时30分,餐车早已到达,5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整理工作,在不到4平方米的车厢里,布置有柜台、电话机、一次性餐盒等物品。收拾妥当后,有两名工作人员开始往投资大厦及中国联通大厦送餐。
   
    记者看到,中午下班高峰后,该餐点出现了小幅度排队现象,现场工作人员则明显应付不过来。据现场一名孙姓员工称,因为供餐员工都是新招的,昨日也是第一天正式售卖,其现场服务明显不到位。而该餐车负责人则反复提醒现场工作人员要注意统一礼貌用语。
   
    从该供餐点现场来看,买餐的不仅有附近上班的白领,还有不少是来自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及环卫工人。一名在华融大厦上班的林先生说,他是从前几天的电视新闻上了解到今天开始“汽车供餐”的,所以中午一下班就赶紧下楼买饭,感觉饭菜比较卫生,价格也还合理,就是品种少点。
   
    林先生说,以前中午用餐都是跟同事一起去购物公园里买快餐吃,走路要花上20分钟,现在有了这种供餐车,确实是方便。至于口味,需要吃过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到。
   
    [新华保险大厦供餐点]就餐高峰期供餐点前稍显冷清
   
    与华融中心大厦两街之隔的新华保险大厦,也有一个供餐点,该供餐点的配置跟华融中心大厦的供餐点类似。中午11时左右,该供餐点正式开卖。记者采访路过此地的白领时发现,绝大多数白领都不知道“汽车供餐”,只是在路过时经工作人员介绍称是“政府放心午餐”工程,才驻足了解或者买一两份带走。
   
    李先生和他的一名同事在附近的一家地产中介上班,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他们在供餐车前站了约两分钟后离开。
   
    “我看了下,米饭很少,大概就500克左右,还不能加饭,吃不饱,我去旁边的快餐店10元也可以吃一两个菜,而且米饭可以任意加,所以这个(汽车供餐)不是很划算。”李先生“汽车供餐”对他的吸引力有限。
   
    对此,金谷园公司营运部一方姓负责人称,下一步会考虑加米饭,“出2元就能加一份,每份米饭大概500克左右。”该负责人说。
   
    12时左右,午餐就餐高峰期来临。记者发现,该“汽车供餐”点附近的嘉旺快餐店等都排起了长龙,相比这些排起长龙的快餐店,设在该处的“汽车供餐”点前则稍显冷清。
   
    据一些白领介绍,福田中心区附近的写字楼大概有30多栋,每天中午就餐的白领至少有十多万人,这附近的高档酒楼虽然较多,但价钱很贵,而快餐店相对较少,白领吃午餐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1:30—13:30,所以吃午餐相对比较困难。他们对“汽车供餐”模式表示欢迎。 “口味还可以,最重要的是干净、食用安全,吃的比较放心。”王小姐在享用“汽车供餐”后说。 一名在附近上班的女士经同事介绍了解了“汽车供餐”在附近设点后,主动前来咨询订餐等相关事宜,“如果口味等能符合我们的要求,可以长期订餐”。
   
    但也有一些白领认为,菜的品种有待增加,“虽然安全很重要,但如果口味不好,或者每天都只是相同的几种菜品,也会吃腻。” 此外,还有白领反映套餐的热度有限、供餐点附近没有就餐区等问题。
   
    对此,金谷园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增加就餐区可能不太现实,“我们是流动的点,主要针对的是白领订购以及买回去吃,如果增加就餐区,不仅会产生相关费用、垃圾,有关部门是否批准也是一个问题”。
   
    [福田南路供餐点]的哥称“品种太单一,口味太清淡”
   
    福田南路供餐点是此次唯一针对出租车的士司机供餐的区域。
    
    据记者现场观察,买餐的司机很少,多数司机仍然选择在路边的大排档里吃。不过,一名在“汽车供餐”点买饭的陆姓司机称,与大排档的饭菜相比,这里看上去还是干净卫生点。
   
    而据另一名胡姓司机说,“汽车供餐”的饭菜品种太单一,口味太清淡了,只适合广东籍司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饭量太少了,还不送汤,吃得不好。而这边的很多大排档都会在吃饭之余给每名顾客送瓶水,且可以无限次加饭。“同样花12元,我们在大排档吃的要比在‘汽车供餐’点吃的要好、要饱”。

    
    【评论】“汽车供餐”仅是个楔子
   
    昨日,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的“汽车供餐”正式走上街头。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此举意在解决长期困扰深圳300万白领的午餐就餐难问题。该模式甫一推出,即受到众人推崇,但首卖当日,却出现“叫好不叫座”窘况,反响平淡。
   
    从现场大部分白领顾客来看,大家对“汽车供餐”似乎并不认可。有人说价格还是贵了点,因为跟实体店相比,“汽车供餐”并不存在店租、人力、税收成本;有人说品种太单一,口味太清淡,饭量不够;也有人对“汽车供餐”赖以存在的“法宝”——安全卫生也提出了质疑,是当天制作的吗?制作的流程卫生吗?配送的过程安全吗?更有白领称,政府部门与其花那么大手笔去推行一种前途未知的新模式,还不如切切实实去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管,花力气去打击“潲水油”、“黑外卖”,从根源上搞好食品监管安全,也许这比推行“汽车供餐”模式来得更实际。
   
    市场调查显示,从深圳白领对午餐在乎因素排序来看,安全成为第一要素,其次才是口味、营养、快捷。由此可以看出,安全、卫生才是白领对午餐的最大要求。因此,保障白领午餐的安全健康才是深圳解决白领难的关键所在。
   
    而要解决白领午餐的安全健康问题,第一,需要从硬性方面加强食品监管,如抓好食品原材料的安全及制定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等。就深圳而言,还应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一整套食品安全法的统一标准,对种类繁多的食品制定生产加工等方面的分类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还可以从软件建设上进行尝试,政府可以从一个汽车供餐点来引导一个片区的供餐问题。比如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设快餐点。从政府层面来推动解决好深圳300万白领午餐难问题。针对深圳有多个白领聚集片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华强北、中心区、南山科技园及地王国贸等片区,统一规划布置白领午餐试点示范工程,借助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政府行政力量来推动建设“白领大食堂”。
   
    深圳首推“汽车供餐”模式是个不错的尝试,但在解决白领这一庞大人群的就餐难问题上,“汽车供餐”还仅仅是一个楔子,政府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众说]
   
    到处是现做的、新鲜的快餐,没有理由花市场价去买几天前就做好的微波食品,除非大家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没有任何创新和方便顾客的地方,不过是把店面换成了就餐车,对于我们用餐和现在有区别吗?
   
    ——深圳新闻网网友
   
    我觉得“汽车供餐”挺好的,毕竟多了一种选择,是政府放心午餐项目,吃得会比较放心。希望在华强北附近的供餐点能够早日营业。
   
    ——白领王小姐
   
    “汽车供餐”的初衷是好的,11元—13元的价位也还能接受,但能否符合每个人的口味、能否坚持长久地把它的“食品安全”牌打下去,这个还需要时间检验,也希望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加强对“汽车供餐”的监督。
   
    ——白领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