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菜将有标准“洋名”

日期:2011-07-20 来源:广州日报

    美名远扬的顺德菜即将拥有标准英文名。由本报独家发起推动的“顺德菜标准英文翻译”项目在民间和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昨日,顺德举行第六届中国岭南美食节新闻发布会,该项目被正式纳入其中成为顺德菜标准化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将帮助顺德成为粤菜首个实施标准化的地区。首批经典菜式译名有望9月底出台。
   
    今年5月,顺德名厨首次组队赴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厨王争霸赛,按照要求,参赛的菜式必须有英文菜名,这给长于美味却疏于包装的顺德菜出了一道难题,也在业界引起了一轮反思。
   
    走访顺德高中低档的餐饮食肆发现,从民间收集到的炒牛奶就有6种翻译,而最著名的“双皮奶”的翻译更多达9种。
   
    热议
   
    拼音PK地道翻译哪种更好?
   
    顺德菜到底该如何翻译,哪些菜式该直接使用拼音,哪些又该舍弃地方元素,哪些要采用标准的英文翻译,这个分歧引发了大批市民的关注。
   
    拼音法:
   
    更好凸显地方特色
   
    网友“@有熊氏-蚂蚁”是坚持用拼音的粉丝团之一:就用原名,保护传统,才有魅力。在香港的外国人谁不知道什么是 "ha gao"(粤语中的“虾饺”),"xiu mai"(粤语中的“烧卖”)?舶来的“pizza”起的中文名称还不是叫“披萨”?
   
    在他看来,坚持使用拼音是对传统和自己家乡特色的保护。因此,他建议,双皮奶应该直接翻译为“shuang pi nai”。
   
    直译法:
   
    突出不了“双炖”做法
   
    双皮奶的民间翻译,最常见的就是直译法的“double skin milk”(两层皮的奶)。
   
    但众多专家均不认可,认为无法突出“双炖”意思,对“双皮”的翻译,简单翻译成“两层皮”,后面再加上milk牛奶,是一种“会产生误解的翻译”。
   
    有一位专家认为可以翻译成“twice-boiled custard(炖了两次的奶)”,但是很多市民也不认可。
   
    意译法:
   
    “老外”更易理解
   
    顺德热心翻译人员李老师表示,单纯的拼音翻译可以适用知名度高的菜式,但是这一用法要慎重,用多了反而对传播出去不利。
   
    类似均安烧猪肉,或是陈村粉等,过多的地方元素反而难让外国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