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37家餐饮企业签协议 上交废油造柴油

日期:2015-06-01 来源:大众网

  青岛市民担心“地沟油”流回餐桌,而利用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企业却“吃不饱”,这种现状将在青岛得到控制。21日,在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北区政府主导下,市北区137家餐饮企业与一家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签订了废弃油脂回收协议,这些企业的餐厨废油将在食药局的监管下统一卖给有资质的餐厨废弃油脂收集处置企业。记者了解到,今后新开业的餐饮单位都要在开业前和相关废弃油脂收集处置企业签订协议。

  137家企业签约

  21日下午,青岛市北区137家餐饮单位在天幕城与餐厨废弃油脂处置企业签订了协议,领到回收废弃油脂的专用容器。“餐饮单位的废弃油脂统一收集到容器内,我们定期到餐饮单位进行收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根据餐饮单位的规模准备了4种大小不同的容器,收集的废油按照每斤0.6元左右的价格收购。

  记者在一酒店厨房内看到,在厨房仓库的一角已经摆上了回收废油的铁桶,厨师将半盆炸过鱼的废油倒进回收桶内。“这些油已经用了3遍了,应该倒掉了。”厨师告诉记者,他们这家酒店每月大约能产生废油300斤左右,之前一般都是随泔水倒掉,有时候不小心流到下水道还有可能造成堵塞,以后有专人来回收就更方便了。

  废油回收能达“三赢”

  废弃油脂处置企业在现场还摆出了生物柴油的样品,记者看到,地沟油经过加工后生产出的生物柴油成透明状,略偏黄色,和柴油的颜色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没有柴油的味道。“按照国家标准,生物柴油一般是按照5%的比例掺在石化柴油里面使用,但生物柴油的价格要比石化柴油每吨低近千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像饭店油炸废油属于纯度较高的废弃油,出油率大约在70%左右,也就是1000克废油能生产700克生物柴油。

  “这种回收的模式能达到‘三赢’。”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能源企业有了生产原料,另一方面餐饮单位不用再为废油处置犯愁,还能回收部分效益。市民也不用再担心这些“地沟油”再次流向餐桌了。

  青岛市推广建台账监督

  “这种回收模式我们之前在市北区进行了试点,试点的情况较好,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柏建超说,今后青岛市新开的餐饮单位在注册时就要和有资质的餐厨废弃油脂收集处置企业签订回收协议,目前已开的饭店要逐步补签。为了保证废弃油脂的回收,餐饮单位和废弃油脂收集处置企业采用四联单制度,回收企业开具四联单,其中有一联单据要交到食药局进行备案监管,食药局工作人员也将定期进行检查。

  柏建超告诉记者,餐饮废弃油脂环节的监管目前是弱项,这种回收模式出台后就形成了“抓两头管中间”的体制,前头就是抓进货关,餐饮单位使用的油一定要有索票索证,购买的油要从正规的企业进货,需要有企业的合法有效证件,同时还要索票用于做台账;另外一头就是餐饮单位的废弃油脂,要卖给有资质的回收企业;管中间就是要管住餐厨环节,严格规范要求,决不允许废弃油脂从中间环节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