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联合国非遗专家汇聚京城品淮扬菜打月饼力挺中餐申遗
日期:2016-09-13 来源:国际部
品鉴晚宴现场
姜会长与Curtis秘书长合影
杜越秘书长与姜会长、Curtis秘书长等举杯同贺
嘉宾与厨师互动打月饼
周晓燕教授指导Curtis秘书长包月饼
淮扬菜厨师表演刀切“文思豆腐”
中国非遗美食图片引起嘉宾们的极大兴趣
姜俊贤会长、Curtis秘书长、边疆副会长、周晓燕大师合影
晚宴厨师团队集体亮相并与主宾们合影留念
教科文组织专家举杯同庆中秋佳节
9月9日晚,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指导、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非遗美食品鉴晚宴”在北京淮扬菜名店淮扬府大酒楼隆重举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长蒂莫西·柯蒂斯(Timothy CURTI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官员,以及来自世界二十二个国家出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果框架专家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出席了品鉴晚宴。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副会长边疆,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中国淮扬菜非遗传承人周晓燕等出席了晚宴,晚宴由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主持。
中国烹饪协会姜俊贤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周末、在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与各位嘉宾欢聚一堂,品尝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扬菜。他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在中国各级政府努力下,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与弘扬,不但技艺丰富多彩、风味类型不可胜计、饮食风俗也千差万别,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和谐、统一、多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项标志,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园中的奇葩。作为中国国家级烹饪、餐饮行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一直以来以传承、保护、弘扬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为己任,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为促进中国饮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国美食文化为世界共享而积极努力。
姜会长的致辞与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国烹饪协会对非遗保护的担当精神得到杜越秘书长、蒂莫西·柯蒂斯秘书长以及各位联合国嘉宾们的热烈掌声。
为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及各国专家展示中国饮食非遗保护的杰出成果,中国烹饪协会特邀请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淮扬菜非遗传承人周晓燕教授专程从扬州赴京指导中国非遗美食品鉴晚宴菜品的制作,并现场介绍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周教授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进入“传统手工技艺”的饮食品制作技艺有近百项;中国饮食文化满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原则性要求。中国饮食非遗的主要内容、结构、族群特征,均有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料作依托和研究支撑。鉴于中国饮食遗产内容异常丰富、品类繁多且涉及中国人饮食生活与饮食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所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长蒂莫西·柯蒂斯先生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非遗事务的高级官员,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中国烹饪协会组织的活动,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果框架专家会的专家们,在北京进行了三天紧张的工作,参加今天的晚宴,既是对中国非遗美食的体验,也是对大家辛勤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奖励。今天的品鉴晚宴文化气息浓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非常期待即将进行的非遗美食品尝!他诙谐幽默的讲话博得全场开心的笑声与热烈的鼓掌。
由淮扬府大酒楼青年厨师们制作的经典淮扬菜是品鉴晚宴的最大亮点,来宾们入座时,中国传统宴席的四干果、四鲜果配香槟已摆在每位来宾面前。姜俊贤会长举杯祝酒的同时,非遗主题的宴会菜点陆续上桌,为晚宴特别定制的冰球樱桃鹅肝、文思豆腐、国宴清炖狮子头、清炒太湖手剥河虾仁、文火小牛肉、迷你松鼠桂鱼、美人米炒蜜豆、生煎包拼一口蛋黄酥月饼、分子醪糟汤圆等精美菜品在来宾不断地欢呼中一一惊艳亮相。
当冰球樱桃鹅肝这道前菜呈现在各位嘉宾面前的时候,将新鲜樱桃与酷似樱桃外观的鹅肝扣在冰球下面的精美创意令嘉宾们大为赞叹,当他们拿起勺子,将冰球一敲而碎之际,“岁岁平安”的成语也为他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华文化课。
在晚宴进行过程中,周晓燕教授携他的研究生高徒为联合国嘉宾现场表演了刀切文思豆腐、刀切菊花豆腐,展示了淮扬菜师傅精湛的刀工技巧。周教授介绍,淮扬菜尤重刀工,合格的淮扬菜厨师必须刀工过硬。厨师在切文思豆腐时已经不再是用肉眼,而是用心在切。几分钟之内,周教授高徒就将一块5厘米见方的极其软嫩的豆腐切出了上万条细如牛毛的豆腐丝,然后又将一块小小的软嫩豆腐切成一朵漂亮的菊花,精湛的刀工博得嘉宾们的掌声与赞叹。正在嘉宾们感叹中国厨艺精妙之时,服务人员已将一碗碗非遗美食文思豆腐羹端到大家面前,细如发丝的豆腐丝、青菜丝、胡萝卜丝等五颜六色的细丝漂浮在豆腐羹中,而豆腐羹的盛器是一个宽沿的黑色汤盏,赏心悦目的菜品呈现、浓香四溢的味道,使嘉宾们既舍不得破坏这难得的美食,又迫不急待得品尝起来。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这样的非遗美食独中国一家、无法超越!
品鉴晚宴的重要背景是中秋佳节,作为中秋节的象征、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饼也成为晚宴的主角。来自淮扬府的女面点师在现场为来宾展示了月饼的制作工艺,让联合国嘉宾们感受这一传统非遗美食所蕴含着的中国民俗文化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主持人邀请,蒂莫西·柯蒂斯先生一马当先,登台学习了苏式月饼的制作,从装馅到包成月饼,柯蒂斯先生学得非常认真,另两位女专家也主动登台操作,包出了或扁或方的“月饼”。参与互动者对自己的“作品”忍俊不禁,台下专家们的开怀大笑,使晚宴现场充满欢乐气氛,场面温馨感人,来宾们深切体验了中国传统中秋佳节的情感力量。
在品鉴晚宴现场,中国烹饪协会配套举办了“中国非遗美食文化图片展”,在从各地收集的精美图片中,精选出30幅体现中国非遗饮食文化多样性习俗与人文风情的图片,组成此次展览内容,意在让联合国非遗专家们感受中国丰富的非遗饮食文化。图片展引起了来宾们极大的兴趣,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中国与中国烹饪协会姜俊贤会长一起学习包中国饺子的图片,引起来宾们强烈共鸣。他们在展览图片前久久驻足,称赞中国非遗美食“太了不起了”!
对于联合国非遗专家们来说,中国美食文化的魅力已有所了解,但亲身经历完整的文化体验,这还是第一次,不少专家放下了权威文化学者的矜持,大口的咀嚼、细细的品味、兴奋地惊叹,甚至高声地赞美,深深为中国非遗美食的魅力折服。谈到中国美食世界申遗,他们都纷纷表示力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重点遗产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务的首席专家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在留言中写到:“中国美食精美绝伦,相信一定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协调员艾伦·奈特(Alan KNIGHT)写到:“今天的非遗美食体验活动安排非常细致、非常周密,我非常感动。”
品鉴晚宴活动成功地宣传了中国非遗饮食文化,得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高度评价:晚宴后各位教科文官员与专家回到住处,仍然对此次中国非遗美食品鉴晚宴回味无穷,对中国深厚的中国饮食文化赞叹不已,品鉴晚宴绝对是本次北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果框架专家研讨会的最高潮,使专家们对中餐美食怀有极大兴趣!感谢中国烹饪协会的精心安排!